-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海峰 主治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眼科
-
慢性根尖周炎是發生在牙齒根尖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癥,通常由牙髓感染、齲齒未及時治療等引起。治療方法多樣,是否需要打洞治療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患牙情況等。常見治療方法包括根管治療、牙髓失活術、根尖刮治術等。 1.病情評估:醫生會通過 X 光片等檢查,評估根尖周組織的破壞程度。如果炎癥較輕,可能先嘗試藥物治療。 2.根管治療:這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去除感染牙髓,清理根管,消毒后填充。 3.牙髓失活術:對于疼痛明顯的患者,先使用藥物使牙髓失活,減輕疼痛,再進行后續治療。 4.根尖刮治術:如果根尖周有肉芽組織或囊腫,可能需要刮除病變組織。 5.藥物治療:如甲硝唑、阿莫西林、頭孢呋辛酯等,能輔助控制炎癥,但不能替代其他治療。 總之,慢性根尖周炎的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患者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口腔科就診,遵循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以保留患牙,恢復咀嚼功能。
2024-11-27 16:2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慢性根尖周炎?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由于根管內的感染或病原刺激物長期緩慢刺激而導致的根尖周組織的慢性炎癥反應,常表現為以增生為主的炎癥。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病原刺激增強時,可急性發作,慢性增生性為主的炎癥轉為急性化膿性炎癥;當機體抵抗力增強或病原刺激物減弱時,急性炎癥向慢性炎癥轉化,受損的根尖組織叉可以不同程度的增生修復。因此慢性根尖周炎時根尖周組織的破壞與修復可反復進行。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