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中霖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腦內散在小缺血灶是指在大腦中發現的多個微小低密度區域,通常由局部血液供應不足,即微小的腦血管梗塞引起。這種狀況可能表明患者存在潛在的血管病變,比如動脈硬化。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9-12-02 21:53
1. 病因:常見的原因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心臟病和頸動脈狹窄等,有時也可能與遺傳性血管疾病有關。
2. 癥狀:初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病變累積,可能出現頭痛、眩暈、記憶力下降、語言障礙等癥狀。
3. 病情進展:如果不加以控制,這些小缺血灶可能合并成大的梗塞區域,導致更嚴重的神經功能障礙,如偏癱或認知障礙。
4. 檢查與診斷:通過CT或MRI掃描可發現這些病變,結合病史和體格檢查以確定診斷。
5. 治療策略:包括藥物治療(如抗血小板藥物、降壓藥、降糖藥等)、生活方式改變(如戒煙、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以及定期監測。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顱內散在小缺血灶”是指營養腦組織的血管而由于脂質沉積,導致動脈硬化,血管狹窄,使營養腦組織的血流過少,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病變。這種情況下應該首先應該建立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減少食物中油膩,動物類脂肪的攝入。多吃水果,蔬菜,保持血脂正常。可以服用擴張腦血管的藥物,改善腦組織血液循環,增加血液灌注,避免腦血管狹窄堵塞的發生。謝謝咨詢,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019-03-01 1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