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熬制中藥的時間并非固定不變,而是受到藥材種類、方劑用途、火力大小、藥材質地以及熬藥器具等多種因素的影響。 1.藥材種類:根莖類藥材如黃芪、黨參,通常需要熬制較長時間,約 30 分鐘;而花、葉類藥材如金銀花、菊花,一般熬制 15 分鐘左右。 2.方劑用途:滋補類方劑,像熟地、當歸等,熬制時間較長,約 40 分鐘;解表類方劑,如麻黃、桂枝等,熬制 20 分鐘左右即可。 3.火力大?。捍蠡馃_后轉小火熬制。大火能使藥液迅速沸騰,小火則能使有效成分慢慢析出。 4.藥材質地:質地堅硬的藥材,如龜板、鱉甲,熬制時間較長;質地疏松的藥材,如茯苓、澤瀉,熬制時間相對較短。 5.熬藥器具:砂鍋熬制時間相對較長,不銹鋼鍋則相對較短。 總之,熬制中藥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以確保藥液的質量和藥效。在熬藥過程中,要嚴格遵循醫囑,注意火候和時間的掌握。
2024-11-27 16: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煎藥時間應根據藥性而定,一般藥為30分鐘。解表藥、清熱藥、芳香類藥物不宜久煎,沸后煎15-20分鐘。滋補藥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分鐘。煎藥時要攪拌藥料2-3次。每劑中藥一般煎二次,第二次煎時間可略短。
2024-11-28 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