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煥臣 主治醫師
鹽城市亭湖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其他
預防醫學門診部
-
多囊肝是一種肝臟的先天性疾病,表現為肝臟內存在多個大小不一的囊腫。其發病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也可能受環境等因素影響。癥狀輕重不一,嚴重時可影響肝臟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1. 發病原因:多囊肝主要由遺傳因素導致,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最為常見。部分患者可能因肝臟局部損傷或感染等后天因素誘發。 2. 癥狀表現: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隨著囊腫增多增大,可出現腹脹、腹痛、腹部腫塊等。若壓迫周圍器官,還會有消化不良、黃疸等癥狀。 3. 檢查方法:常用的檢查包括超聲、CT、磁共振成像(MRI)等,可明確囊腫的數量、大小和位置。 4. 診斷標準:根據家族病史、臨床表現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綜合判斷。 5. 治療方式:無癥狀或癥狀輕微者定期復查。癥狀明顯者,可行囊腫穿刺抽液、開窗術、肝部分切除術等。藥物治療方面,可使用生長抑素類似物如奧曲肽等。 6. 預后情況:早期治療預后較好,但若病情嚴重,可能導致肝功能衰竭。 總之,多囊肝需要引起重視,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以改善預后。
2024-12-08 12:3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多囊肝? 多囊肝又叫肝多囊病,屬于較罕見的肝臟遺傳性疾病。本病是由于胚胎發育不良所致,在胚胎早期,肝內的管道形成時,由于排列失常,造成無數迷管,到胚胎晚期時仍未退化,且逐漸擴張成囊,便形成多發性囊腫,偶爾可見有單個囊腫。約半數多囊肝病兒伴有多囊腎,部分病兒尚可有胰、肺、脾等囊腫。。臨床上多數在中年以后發病。囊腫大小不等,直徑可從數毫米至數十厘米不等,數目眾多,可密集于肝某一葉或全肝。囊壁菲薄,囊液清激透明或呈淡黃色。可伴有多囊腎、多囊胰或多囊脾。這類病尚容易伴有其它畸形,特別是血管瘤,本病如果在嬰兒期或兒童期出現癥狀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疾病,成人性多囊肝則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