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韓澤龍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出血即上消化道出血,常見原因包括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急性胃黏膜病變、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胃癌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9-03-10 09:18
1.胃潰瘍:胃黏膜受損形成潰瘍,血管暴露易出血。
2.十二指腸潰瘍:胃酸分泌過多,損傷十二指腸黏膜導致出血。
3.急性胃黏膜病變:常因藥物、應激等引起胃黏膜急性損傷。
4.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多由肝硬化導致,靜脈壓力增高破裂出血。
5.胃癌:腫瘤組織侵犯血管引起出血。
6.其他:如全身性疾病導致凝血功能障礙也可能引發胃出血。
胃出血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出現應立即就醫。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內鏡治療等,具體需根據病情選擇。同時,日常要注意飲食規律,避免刺激性食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病情分析:您好,胃出血一般最常見的是胃潰瘍導致的,最好先查清引起出血的原因,針對性原發病治療指導意見:建議進行胃鏡檢查,看看是否有胃潰瘍,如果有胃潰瘍的話,需要積極采取保護胃黏膜,抑制胃酸,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等等,這樣才能得到根本治療。
2019-03-09 0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