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脾虛是中醫常見的病癥,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如飲食不節、勞累過度、情志失調、久病體虛等。調理脾虛需要綜合多種方法,包括飲食調理、運動鍛煉、中藥治療、穴位按摩、生活習慣調整等。 1. 飲食調理:多吃健脾益胃的食物,如山藥、薏米、芡實、南瓜等,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 2. 運動鍛煉: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有助于增強體質,促進脾胃功能。 3. 中藥治療:常用的中藥有白術、茯苓、黨參、黃芪等,但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4. 穴位按摩:按摩足三里、脾俞、胃俞等穴位,能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 5. 生活習慣調整:保持規律的作息,避免熬夜,減輕精神壓力,注意保暖。 總之,脾虛的調理需要長期堅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并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進行調整。如果脾虛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1-28 12: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脾氣虛一般會出現腹脹納少,食后脹甚,肢體倦怠,神疲乏力。用白術二兩、桔皮四兩,共研為末,加酒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飯前服,木香湯送下。此方名“寬中丸”。
2024-11-29 0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