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周振亮
山西省中醫食管癌研究所
一級
門診科
-
解大便時出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痔瘡、肛裂、腸道炎癥、腸道息肉、腸道腫瘤等。 1.痔瘡:是常見原因之一。由于肛管或直腸下端的靜脈叢充血、腫大,排便時糞便摩擦痔核表面的黏膜,導致破損出血。 2.肛裂:肛管皮膚裂開,形成小潰瘍。排便時,裂口受到刺激和損傷,引起出血,并伴有疼痛。 3.腸道炎癥: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炎癥導致腸黏膜受損、潰瘍形成,出現便血,還可能有腹痛、腹瀉等癥狀。 4.腸道息肉: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組織,質地較脆,排便時摩擦可能引起出血。 5.腸道腫瘤:腫瘤組織生長較快,血供豐富,容易破裂出血,常為持續性、暗紅色血便。 總之,解大便時出血可能是多種疾病的表現,需要引起重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進行相關檢查,如肛門指診、腸鏡等,以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1-28 0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