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陽虛和陰虛在癥狀表現、發病原因、舌象脈象、治療原則、常用藥物等方面存在區別。 1.癥狀表現:陽虛常表現為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精神萎靡等;陰虛則多見五心煩熱、潮熱盜汗、口干咽燥等。 2.發病原因:陽虛多因久病損傷陽氣、先天稟賦不足等;陰虛常由勞傷久病、情志過極、房事不節等引起。 3.舌象脈象:陽虛者舌淡胖,苔白滑,脈沉遲無力;陰虛者舌紅少津,脈細數。 4.治療原則:陽虛以溫陽為主,陰虛著重滋陰。 5.常用藥物:陽虛可用金匱腎氣丸、右歸丸、桂附地黃丸;陰虛可服六味地黃丸、左歸丸、大補陰丸。 總之,陽虛和陰虛是中醫常見的兩種證型,需經專業中醫準確辨證后,進行針對性調理。用藥時務必遵循醫囑。
2024-11-27 19: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陰虛:主要表現為;少氣懶言、全身疲倦乏力、聲音低沉、動則氣短、易出汗,頭暈心悸、面色萎黃、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為功能減退,不一定有病,氣虛者需補氣,補氣的藥物可選用人參、黃芪、黨參等。 陽虛:人怕冷,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特別怕冷,一到冬天就手冷過肘,足冷過膝。
2024-11-27 1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