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丁健慧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耳鼻喉科
-
耳石癥是常見的內耳疾病,與頭位改變有關,主要癥狀為眩暈。其發病機制是耳石脫落進入半規管。治療方法多樣,包括復位治療、藥物治療等。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9-03-23 18:49
1.復位治療:是目前主要且有效的方法,如Epley法、Semont法等。
2.藥物治療:可使用改善內耳循環的藥物如倍他司汀,抗眩暈藥物如地芬尼多,鎮靜藥物如地西泮等,但藥物多起輔助作用。
3.前庭康復訓練:能幫助患者提高平衡功能。
4.心理治療:緩解患者因疾病產生的焦慮情緒。
5.手術治療:適用于少數復位治療無效且癥狀嚴重的患者。
耳石癥多數經規范治療可康復,但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個體情況選擇。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者好,耳石癥又叫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是一種常見的外周性眩暈疾病。該病有一定的治愈的傾向,但其治愈的時間有可能達數月或者是數年嚴重的可導致工作能力喪失,故應盡可能的治療。常用的抗眩暈藥包括鹽酸氟桂利嗪,近年來因頭位變位手法操作簡單,不需要特殊儀器且有較好的效果而得到廣泛的重視,根據耳石存在半規管不同的位置,應用不同的手法復位。如果抗眩暈和手法復位都無效,且影響患者的生活,工作者可考慮后壺腹神經切斷術或半規管阻塞術。
2019-03-21 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