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珊
成都精神病醫院
精神心理
-
"1、癔癥:患者有癔癥性格特點,神志不損失,瞳孔無變化,不呈現咬傷、跌傷或大小便失禁,暗示醫治有用,腦電圖查看無反常。2、昏厥:常無先兆,罕見咬傷和尿失禁,無顯著后遺癥,腦電圖查看與癲癇發生有顯著區別。3、高熱驚厥:以半歲至4歲的小兒多見,伴有高熱,僅單個病例發生兩次以上,發生后恢復較快,神經系統查看多為正常。4、偏頭痛:偏頭痛發病年紀較晚,持續時間較長,腦電圖查看無反常,抗癲藥物醫治無效,可與頭痛性癲癇相辨別。5.厥證:表現為卒然倒下,昏迷不醒,亦可天然緩解,醒后如常人,但厥證多伴有四肢逆冷,而一般無肢體抽搐及瞳神散大,亦無腦電圖反常改動。6.癇病與驚風的辨別:《諸病源候論·小兒雜病諸候·風癇候》以為“壯熱不歇,則變為驚,極重都亦變癇也。”《活幼心書·卷上·癇證》說得更詳細“驚傳三搐后成癇。”驚風分急驚風和慢驚風。急驚風一定有高熱,慢驚風多發于脾虛久瀉之后,而癲癇發生一般無發熱,也無腹瀉。急驚風在退熱后抽搐不再發生,慢驚風在健脾止瀉后,抽搐也不再發生,而癲癇則能反復發生,這是他人們有別之處,但爭驚風與癇病發生之間的關系,及其病機聯系很值得深入研究。7.癲癇與痙病的辨別:歸納起來癲癇與痙病的辨別有如下幾點:癇病發生有反復性、自解性;痙病則常為經常發性或持續性,消除病因后能夠不再發生。癇病臨床表現雜亂;痙病就只要抽搐。癲癇是逆所引動肝風而抽搐,痙病是筋病,肝風內動所引起。8.狂癇與癲癇的辨別:明·李埏《醫學入門·癇》開端提出“癇與癲狂不同”,并以為“但癇病發而時止,癲狂經久不愈。”。明·王肯堂《證治準繩·癲癇狂泛論》明確指出“癲者或狂或愚,或歌或笑,或悲或泣,自我陶醉,言語有頭無尾,穢潔不知,積年累月不愈,俗呼心風,此自愿高而不遂欲者多有之。狂者病發之時,猖狂剛暴,如傷寒陽明大實發狂,罵詈不避親疏乃至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逾垣上屋,非力所能,或與人語未嘗見之事,如有邪依靠者是也。癇病發則昏不知人,眩仆垮臺,甚而瘛從抽擎,目上視,或口作六畜之聲。”此主要從臨床表現進行了區別,而《活幼心書·卷中·癇證》中談到:“狂癇者,亦屬陽,《難經》云重陽則狂,至長成小兒才發,時妄言不食而歌,甚則躍墻上屋,棄衣而走,或一日二日方醒。”闡明狂癇與癲狂既有相同之處,而且同之點主要有二:(1)狂癇有狂又有病,即既有精力失常,又有抽搐,癲狂只要精力方面的癥狀,如煩躁多言,易怒,叫唱跑跳,乃至毀物傷人,通宵不眠或沉默不語、板滯、健忘,乃至神志不清,但不抽搐。"
2019-03-29 15: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