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慕豪 副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脾胃病科
-
家族性腸息肉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其能否治愈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息肉數量、大小、位置、患者體質、治療方法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4-08-06 08:27
1.息肉數量:數量較少時治愈可能性較大,數量多則難度增加。
2.息肉大小:較小的息肉容易處理,較大的息肉治療復雜。
3.息肉位置:位置靠近肛門相對好治,深處的治療難度高。
4.患者體質:身體素質好,恢復能力強,有助于康復。
5.治療方法:手術切除徹底,復發概率低,藥物治療效果相對有限。
總之,家族性腸息肉的治愈情況因人而異,患者需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并定期復查。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原因大致可分為3類:
2014-08-09 02:45
(1)骨髓增殖異常: ①化療后:大多數化療藥物有不同的骨髓抑制副作用,如烷化劑、蒽環類和抗代謝藥物(氟尿嘧啶) ; ②放療后:射線有直接的骨髓毒性; ③骨髓浸潤:轉移性腫瘤; ④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骨髓增生明顯活躍或活躍,但白細胞無法進入外周; ⑤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 ⑥再生障礙性貧血; ⑦急性白血病:不少實體瘤患者會繼發白血病,此外大約25%的急性白血病可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
(2)中性粒細胞清除加速: ①藥物誘導:如吲哚美辛、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非那西汀和吩噻嗪類。 ②血液透析:補體介導的白細胞凝集素所致的肺內扣留。血液暴露于血透尼龍纖維膜可激活補體旁路,導致中性粒細胞滯留于肺毛細血管,外周中性粒細胞減少。 ③菲爾蒂綜合征:中性粒細胞減少,類風濕關節炎病史伴脾大往往提示本診斷可能。 ④感染因素:嚴重的膿毒癥患者外周血對中性粒細胞需求劇增,導致骨髓細胞儲存池耗竭,導致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減少。
(3)中性粒細胞再分布: ①脾功能亢進:脾大,脾功能亢進,脾區滯留使外周血一系或多系細胞減少。
②邊緣池釋放:中性粒細胞外循環池轉換至邊緣池 。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彥素 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婦科
-
您好,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中的一種,具有吞噬殺菌功能,與機體防御和抗感染過程有關。當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低的同時,伴有白細胞的數量或粒細胞數量減少,則多見于各種感染,如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化學及物理因素等引起;還有粒細胞缺乏癥等。其中病毒感染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2014-08-12 05:02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