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競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較多,常見的有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感染、藥物因素、脾功能亢進等。若身體出現異常癥狀,請立刻就診,根據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4-09-09 14:23
1.免疫性疾病: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機制異常破壞血小板。治療常使用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等。
2.血液系統疾病:像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影響骨髓造血功能。治療方法因病而異,可能包括化療、造血干細胞移植等。
3.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如肝炎病毒,可抑制骨髓造血。需抗病毒治療,如使用恩替卡韋等。
4.藥物因素:如阿司匹林、磺胺類藥物等,可能影響血小板生成或導致其破壞增加。需停用相關藥物。
5.脾功能亢進:脾臟過度吞噬血小板。必要時可行脾切除術。
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復雜,出現血小板減少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血小板減少癥可能源于三種原因:血小板產生不足,脾臟對血小板的阻留,血小板破壞或利用增加以及被稀釋.常見一些藥物引起:引起骨髓再生低下低下或障礙伴全血細胞減少的藥物.在一定劑量下易引起骨髓再一低下的化學物質及藥物,如苯,二甲苯等.可以引起骨髓再生障礙或低下的藥物:如氯霉素,磺胺類藥物,青霉素等.
2014-09-10 1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