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鄧海軍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普外科
-
腹外疝是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通過腹壁的薄弱點或孔隙向體表突出形成。其發病與腹壁強度降低、腹內壓力增高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多樣。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4-12-12 09:56
1.尋找誘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并積極治療。
2.小兒臍疝:2歲以下多采用繃帶包扎壓迫,多數可自愈。
3.小兒腹股溝疝:2歲以上無自愈趨勢,宜手術高位結扎疝囊。
4.少年兒童腹股溝斜疝:疝囊高位結扎后,修補時視情況決定精索處理方式。
5.青壯年腹股溝斜疝:將精索移位至腹外斜肌腱膜下。
6.老年和巨大腹股溝斜疝:加強腹股溝管后壁修復,精索移位至皮下。
腹外疝的治療需根據患者年齡、病情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方法。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戚大弟
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人民醫院
二級乙等
外科
-
腹外疝是腹部外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腹股溝疝發生率最高,占90%以上,股疝次之,占5%左右。較常見的腹外疝還有切口疝、臍疝、白線疝和造口旁疝等。此外,尚有腰疝等罕見疝。腹外疝一般均需外科手術治療。但一周歲以內的患兒,隨著生長發育,腹壁肌肉增強有自愈可能,暫不行手術治療,可采用繃帶包扎壓迫疝環.防止內臟突入疝囊。妊娠后期引起的腹外疝在分娩后也可能會消失。
2014-12-13 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