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璋 主任醫師
云浮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胃腸道間質瘤的治愈涉及手術、藥物、隨訪等。包括手術方式、術后藥物治療、定期復查、預防復發、生活調理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4-12-26 10:36
1.手術方式:局部切除或楔形切除,切緣距腫瘤邊緣應超過2厘米。
2.藥物治療:使用伊馬替尼等靶向藥物。
3.定期復查:監測腫瘤是否復發或轉移。
4.預防復發:注意飲食健康,避免刺激因素。
5.生活調理: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綜合多種治療和調理方法,有助于提高胃腸道間質瘤的治愈率。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胃腸道間質瘤? 胃腸道間質瘤(gastmintesinal stromall tumors,GISTs)是一類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也不同于雪旺瘤的最常見的胃腸道間葉源性腫瘤,它具有非上皮性、缺乏分化或未定向分化等特點,以往多被診斷為平滑肌腫瘤或神經源性腫瘤。目前對GISTs的組織起源仍有爭論,部分學者認為其起源于胃腸道平滑肌或神經,但大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起源于原始的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GISTs多由梭形細胞和上應樣細胞組成,在形態學上很難判斷其良惡性,故不能準確預測其生物學行為。本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無明顯性別差異,約70%發生在胃,20%一30%發生在小腸,極少數發生在胃腸道其他部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