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覃黎葵 副主任醫師
廣東祈福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霉菌性食管炎是由霉菌感染食管黏膜引起的炎癥。發病與機體免疫力下降、長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食管局部損傷等有關。治療方法多樣,包括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等。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4-03-17 09:10
1.疾病原理:霉菌侵襲食管黏膜,破壞其正常結構和功能,引發炎癥反應。
2.常見病因:免疫力低下、濫用抗生素、激素使用不當、患有糖尿病等基礎病、食管異物損傷。
3.癥狀表現:可能有吞咽困難、燒心、胸痛、惡心等。
4.檢查方法:胃鏡檢查及活檢可明確診斷。
5.治療手段:主要使用抗霉菌藥物,如制霉菌素、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同時注意調整飲食,增強免疫力。治療務必遵醫囑。
霉菌性食管炎需要綜合治療,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注意生活調養,促進康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克來 醫師
曹妃甸區六農場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霉菌性食管炎不可用呋喃唑酮,敏感菌所致的細菌性痢疾.腸炎.霍亂.也可以用于傷寒.副傷寒.賈第鞭毛蟲病.滴蟲病等.與制酸劑等藥物合用可治療幽門螺桿菌所致的胃竇炎.霉菌性食管炎應防治相結合,特別應預防醫源性因素所致的感染,嚴格掌握抗生素、激素使用的適應證,以減少該病的發生.治療方法較多,用中藥錫類散、云南白藥、大蒜素等治療,西藥制霉菌素、二性霉素B、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抗霉菌治療均有效.祝你健康!
2014-03-19 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