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云平 主任醫師
聊城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1)首先要堅持“防優先于治”的原則:加強有關酮癥酸中毒的教育工作,增強糖尿病患者、家屬以及一般人群對酮癥酸中毒的認識,以利于及早發現和治療本病。
(2)嚴格控制好糖尿病,堅持良好而持久的治療達標為本:及時防治感染等誘因,以預防酮癥酸中毒的發生與發展。
(3)按酸中毒程度不同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對于輕度的酮癥酸中毒患者應鼓勵進食進水,用足胰島素,以利血糖的下降和酮體的消除;中度或重度酮癥酸中毒應用小劑量胰島素療法,必要時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
(4)注意除去誘因,貫穿治療的始終:不僅有利于DKA的治療及緩解,且可防治酮癥酸中毒復發。
(5)堅持守護治療,嚴密觀察:列表記錄血及尿化驗結果,出入液量,葡萄糖、鉀及胰島素使用量,每天至少小結2次,以指導治療。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之一,是由于體內胰島素嚴重不足所致.當患者胰島素嚴重缺乏時,糖代謝紊亂急劇加重,這時,機體不能利用葡萄糖,只好動用脂肪供能,而脂肪燃燒不完全,因而出現繼發性脂肪代謝嚴重紊亂:當脂肪分解加速,酮體生成增多,超過了組織所能利用的程度時,酮體在體內積聚使血酮超過2毫克%,即出現酮血癥.由于患者之前發過腦梗塞,導致半身不遂.所以在治療時要考慮這些因素.
2014-01-07 03:51
(1)補液:必須快速補充足量液體,恢復有效循環血量.原則上先快后慢.當血糖>
16.7毫摩爾/升(300毫克/分升)時,采用生理鹽水,以每小時500~1000毫升速度靜脈滴注;當血糖為13.9毫摩爾/升(250毫克/分升)時,可改為洲葡萄糖液靜脈滴注,速度減慢.治療過程中必須嚴防血糖下降太快,太低,以免發生腦水腫.,對老年患者及心,腎功能障礙者,補液不可太快,宜密切觀察.
(2)胰島素:胰島素是治療酮癥酸中毒的關鍵藥物.目前認為小劑量胰島素靜脈連續滴注或間斷性肌肉注射的治療方法具有簡便,安全,有效等特點,但必須視病情而定.
(3)補充鉀及堿性藥物:在補液中應注意缺鉀情況.酮癥酸中毒時血鉀總是低的,故一開始即可同時補鉀.一般在500毫升的液體中加入10%氯化鉀10~15毫升(鉀1~1.5克)靜脈滴注,然后視血鉀濃度和尿量而定,注意“見尿補鉀”.當血鉀正常時,應改用口服氯化鉀5~7天,每次1克,每日3次.當血鉀>5毫摩爾/升時,應停止補鉀,補挪時應嚴密監察血鉀和心電圖.一般不必補堿.當血PH值為7.0或伴有高血鉀時,應給予堿性藥物,以碳酸氫鈉溶液為宜.補減量不宜過多,速度不宜過快不可將胰島素置入堿性溶液內,以免藥效被破壞.
(4)抗生素:感染常是本癥的主要誘因,而酸中毒又常并發感染,即使找不到感染處,只要患者體溫升高,白細胞增多,即應予以抗生素治療.
(5)其它:對癥處理及消除誘因.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之一,臨床要加強護理措施:
(1)建立特別護理.嚴密觀察血壓,心率,呼吸,體溫,神志,血糖,尿量,尿糖,尿酮體,血氣分析及電解質.每0.5~2小時測血壓,呼吸,脈搏一次;記出入量;每2小時查尿糖和尿酮體一次,
2~4小時查血糖及電解質一次.
(2)吸氧.對昏迷病人應注意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勤翻身拍背,以防止褥瘡和墜積性肺炎的發生.
(3)胃擴張者插胃管.
(4)尿潴留者插導尿管.
(5)另外在治療上降低血糖,補充堿液不宜操之過急,以免發生低血鉀,低血糖,低血滲透壓與腦水腫等并發癥;對剛停輸液的病人,晚上睡覺前應皮下注射胰島素4~8U,以防止次日清晨出現酮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