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世江 主任醫師
韶關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
-
16天嬰兒24小時未大便,可能與飲食、腸道功能、環境、疾病等因素有關。關愛自己,從關注健康開始。身體不適時,請及時就醫,并在醫生指導下合理用藥。
2019-03-01 18:10
1.飲食因素:若母乳喂養,母親飲食過于油膩或辛辣,可能影響嬰兒排便。奶粉喂養時,奶粉沖調過濃或過稀也會有影響。
2.腸道功能:新生兒腸道功能尚不完善,蠕動較慢,容易出現排便不規律。
3.環境變化: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可能導致嬰兒身體水分流失,影響排便。
4.疾病可能:如先天性巨結腸等疾病,也會引起排便異常,但較為罕見。
5.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可能影響腸道蠕動,導致排便延遲。
一般來說,若嬰兒精神狀態良好、無哭鬧,可先觀察。若出現腹脹、哭鬧不止等異常,應及時就醫。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出現小兒便秘,首先應該注意的一點是家長的正確引導,在小兒排便前發出信號,而且每天在時間上基本固定,逐漸使其適應按時排便;如果小兒不排便,也不可勉強,更不可強制孩子長時間蹲坐便盆.在飲食方面,應該適當給予一些精制食品,蔬菜,紅薯,水果等.對于經常發生便秘的小孩,除需要訓練排便習慣外,也可間隔給予一些促進腸蠕動和潤腸的藥物.還要注意奶粉和母乳與鈣這些不要一起吃,應該間隔2個小時,否則也可能導致便秘的.
2019-03-01 10: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