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樊祥偉 主治醫師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患者您好,淋巴結因內部細胞增生或腫瘤細胞浸潤而體積增大的現象一般來講,淋巴結輕度腫大,單個或散在的幾個,質軟,無壓痛,無粘連,無伴有其他癥狀,可暫時不必治療,但必須密切觀察其變化。如不增大或逐漸縮小,則可繼續觀察;如果增大或增多,必須找醫生診治,祝您早日恢復健康。
2018-12-27 16: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金華 醫師
山東省千佛山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朋友淋巴結腫大建議你可以采取消炎藥來治療就可以了.也就是抗生素 頭孢,羅紅霉素之類的 不過抗生素最好少吃.另外淋巴結腫大最好去醫院查一下 很有可能是繼發的 要予以重視,望你早日康復.
2014-04-28 11:2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立泉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淋巴結炎這種情況多是由于上火局部淋巴結發炎造成的紅腫疼痛,屬于細菌感染,可以在臨床醫生指導下適當的口服頭孢克洛分散片、維生素c、蒲地藍消炎片等治療。必要的時候輸液治療效果比較好,同時注意多補充水分,避免辛辣刺激容易上火的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2014-04-28 11:2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在吃異煙肼和利福平,說明是結核了?做過ppd試驗嗎?我們最近碰到幾例腫瘤被誤診為結核的。 下面是我處理的一個典型病例:小張幾個月前無意中摸到自己的右頸部有一個腫塊,花生米大小,不疼,比較硬,當時沒在意,一個多月后,發現周圍又多了兩個,原來那個長到了鴿子蛋大小,以為是炎癥,吃了一個星期消炎藥,不但沒有縮小,反而仍然增大,于是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腫大的淋巴結,建議他進行淋巴結活檢,幾天后病理報告為“惡性淋巴瘤,彌漫大B細胞型”。CT檢查還發現他后腹膜大血管旁邊有兩枚直徑約2cm左右的腫大淋巴結。小張很害怕,迫切想知道淋巴瘤是種什么疾病,該怎么樣治療。 惡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但是它不是“一個”疾病,而是一組表現多樣、本質各異的惡性腫瘤,分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兩大類型。后者較為多見,約占總數90%左右,又分為B細胞、T/NK細胞二大類,以B細胞類居多。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可能患淋巴瘤,但隨年齡增大,發病率明顯增加。淋巴瘤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部位的淋巴結進行性增大,通常不痛,質地較硬,有些病人以深部淋巴結增大為初始表現,例如縱隔、后腹膜等部位,就不容易早期發現。有些病人還可以出現發熱、盜汗、體重減輕等全身表現。 淋巴結是人體正常的組織結構,擔負著抵抗感染的重任,正常情況下,直徑不到0.5厘米,通常摸不到。引起淋巴結增大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感染引起的淋巴結炎,常伴疼痛,經過抗感染治療,會在1-2周內縮小,疼痛消失。而淋巴瘤引起的淋巴結腫大,常在1-3個月內迅速增大,一般不痛。如果懷疑淋巴瘤,應盡量手術切取完整淋巴結標本做病理檢查,以利確診和準確分型。還要借助于CT、B超、磁共振或者PET/CT等檢查,判斷淋巴瘤侵犯的范圍和分期,以制定恰當的治療方案。 臨床上淋巴瘤常被誤診,例如:以淺表淋巴結腫大為首發表現者,在初診時大概有70%以上患者被診斷為淋巴結炎或淋巴結結核,以致延誤治療,所以一旦發現頸部無痛腫大淋巴結,尤其是伴有發熱、盜汗或進行性消瘦而抗炎治療無效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必要時行腫塊活檢病理檢查,以免延誤診治。應該指出的是,淋巴瘤的種類繁多,僅B細胞淋巴瘤就有十多種,應該根據病理類型和臨床分期選擇規范的治療方案,因此,找專科醫生進行規范化的診治和隨訪,對于獲得長期生存的機會十分必要。
2014-04-29 09:2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朋友別擔心建議你可以消炎藥 也就是抗生素 頭孢,羅紅霉素之類的 不過抗生素最好少吃另外淋巴結腫大最好去醫院查一下 很有可能是繼發的 要予以重視望你早日康復
2014-05-07 09:2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這要考慮是耳廓囊腫,建議到外科檢查,可行穿刺治療
2014-05-11 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