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口瘡的癥狀
鵝口瘡的癥狀我的最經常會干,而且有異味,然后舌頭上有白色的東西。用牙齒刮的話會把舌頭刮的很干但是還是有白色的東西,像刮不完似的,然后舌尖上和舌邊有紅色比較明顯的顆粒。平常也沒有感覺。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出現的,嘴里干了很久了。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樊祥偉 主治醫師
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你好,根據您的情況,不是鵝口瘡,鵝口瘡一般多見于,嬰幼兒。靠墻,粘膜以及小面都可以出現,豆腐渣樣的物質,同時多伴有疼痛。您的情況,最常見的還是上火導致的,口腔,牙齦和胃內有炎癥。建議首先要保持口腔的清潔,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同時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多喝水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必要時可以服用清熱,瀉火的藥物如牛黃解毒片,清火梔麥片,阿莫西林等。以上是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有疑問,可面診咨詢。
2019-01-06 10: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鵝口瘡,寶寶口腔內有類似奶瓣的斑塊時,不要隨便揩洗,以免粘膜損傷引起細菌感染.建議去醫院明確病因后再對癥治療。可以用消毒藥棉蘸2%的小蘇打水擦洗口腔,擦洗的時候動作要輕,再用1%龍膽紫涂在患處,每天1-2次.還可以取制霉菌素一粒研成末,加入5ml香油調勻,涂搽在患處.
2015-12-10 16: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本病表現為在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常見于頰粘膜、上下唇內側、舌、齒齦、上腭等處,有時波及咽部。初起時,呈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凸起,邊緣不充血。此白膜不易拭去,強行剝落后,局部粘膜潮紅、粗糙,并可溢血,白膜迅速又生成。患處無疼痛感,也不引起流涎,不影響吮奶,無全身癥狀,有時可表現拒乳。當全身抵抗力低下時,病變可蔓延至咽后壁、食管、腸道、喉頭、氣管、肺等出現嘔吐、嗆奶、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癥狀。此菌偶可侵入血液形成敗血癥腦膜炎等嚴重并發癥。
2015-12-10 17:4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小兒有鵝口瘡,可用棉花千蘸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開水中含20萬單位制霉菌素)涂在口腔患處,或用1%龍膽紫涂口腔;或用2~3%碳酸氫鈉(小蘇打)溶液洗口腔;或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以上藥物每天可涂3~4次
2015-12-10 21:53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本病表現為在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常見于頰粘膜,上下唇內側,舌,齒齦,上腭等處,有時波及咽部.初起時,呈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凸起,邊緣不充血.此白膜不易拭去,強行剝落后,局部粘膜潮紅,粗糙,并可溢血,白膜迅速又生成.患處無疼痛感,也不引起流涎,不影響吮奶,無全身癥狀,有時可表現拒乳.當全身抵抗力低下時,病變可蔓延至咽后壁,食管,腸道,喉頭,氣管,肺等出現嘔吐,嗆奶,吞咽困難,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癥狀.此菌偶可侵入血液形成敗血癥腦膜炎等嚴重并發癥.治療可用2%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后,局部涂1%龍膽液(紫藥水),每日2次.病變面積較大者,可用新配制的制霉菌素溶液(10~20萬u/ml),涂口腔,每日3次.或口服制霉菌素25萬~50萬U/d,可同時服用維生素B2和C.
2015-12-10 23:15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局部用藥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可用制霉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涂搽在創面上,每4小時用藥一次,療效顯著。用1%龍膽紫涂搽療效也不錯,但因用藥后口唇周圍染色,影響觀察并污染衣物,故臨床上用得很少。●全身用藥癥狀嚴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藥物,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進行綜合治療。●飲食衛生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奶瓶、奶頭、碗勺等專人專用,使用后用堿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養者每次喂奶前,母親應先洗手,清潔乳頭。●營養供給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并適當增加維生素B和C的供給,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2015-12-11 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