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恐艾心理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自從上兩個星期帶套叫雞后,到了現在每天都怕的要死,去醫院,醫生和我說不可能感染,可是我也怕啊,怎么克服啊,我期間出現過便血,龜頭炎。怎么辦,現在每天都快瘋了,6周去檢查結果可靠么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娟 主治醫師
北京豐臺廣濟中西醫結合醫院
其他
兒科
-
你好,在有跟專業從事性服務的人員發生性交,那么感染性病的可能是非常大的,如果對方是艾滋感染,那么患艾滋的可能性就很大,從你的戴套性交方式看,應該是不會被感染的。建議放松心情,在三周,三個月,6個月的時候分別做一次艾滋抗體檢查,如果結果都是陰性,那么就可以完全的排除被感染。以上是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如有疑問,可面診咨詢。
2019-01-06 18: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要正確認識這些疾病的傳播途徑及傳染源.不是每個人都有肝炎和艾滋病的.而且如果你本身不存在創傷性的傷口,也不必的擔心的.跟艾滋病的病人握手,擁抱,一起用餐等等是不會傳播的.艾滋病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傳播,性傳播.因此只要你堅持一個性伴侶,不吸毒,選擇正確的獻血途徑,都不會傳染到艾滋病的.因次,你不要擔心這些東西.建議你可以多關注下這方面的資料.不要盲目恐懼.
2015-12-16 03: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根據您的描述來看看見血,破手,貼創可貼破手,都擔心您好,您的這種情況是屬于強迫癥,這其實并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正常人有時也都會有這種情況發生的,根據您的描述來看您主要還是缺乏自信,我們請你記住:帶著自信上路,就是一道靚麗風景.祝福你早日克服那個與生俱來的“怕”字,消除這方面的憂慮,開開心心認認真真過自己的生活,回歸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來.
2015-12-16 08:5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從您所說的資料來看,您有恐艾癥的傾向,這是一種心理疾病,心病得心醫,最好的治療方式是心理咨詢與治療,藥物治標不治本,有副作用與依賴性,我們建議您進行系統的心理咨詢與治療,以免影響您的生活恐艾癥也叫艾滋病恐懼癥,患者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潔癖等強迫癥表現,表現出精神抑郁,情緒變化多端,嚴重失眠,對周圍事物淡漠,體重下降和周身不適等反應,人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會產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因而就會發生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產生的一系列癥狀.不少患者認為自己的身體不適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復撥打熱線電話咨詢,或者反復去做艾滋病抗體檢測,對陰性結果又持懷疑態度,總認為檢測不準確或者現有試劑檢測不出來自己的病毒等等.恐艾原因之一是對艾滋病預防知識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緣故,因此普及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識是消除恐艾癥的根本措施.恐艾者應該多了解一些艾滋病傳播途徑等基本知識,并咨詢專業醫師或專家,積極克服疑病心理,早日恢復正常的工作學習.艾滋病恐懼癥是最近幾年才出現的心理障礙.隨著艾滋病在世界范圍內的迅速蔓延,感染人數的不斷增加,而且目前沒有可以治愈的有效方法,人們對艾滋病的關注和恐懼程度也不斷提高.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對預防艾滋病有積極的作用.可一部分人的關注和恐懼程度都遠遠的超出了正常的水平,從而嚴重的影響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艾滋病恐懼癥(獲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綜合恐懼癥)俗稱恐艾癥,是一種對艾滋病的強烈恐懼,并伴隨焦慮,抑郁,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癥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艾滋病恐懼癥患者不僅僅是由于對艾滋病的臨床表現和傳播途徑的片面性認識和錯誤理解,相當一部分人和本身的性格基礎以及其他心理障礙有密切關系,尤其和焦慮障礙關系尤為密切.艾滋病恐懼癥患者可以是有過高危行為的人;也可以是沒有過高危行為的人,恐懼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觀想象和聯想.艾滋病恐懼癥一般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一,焦慮型艾滋病恐懼癥臨床表現為想到或看到“艾滋病”這三個字及艾滋病的相關報道即出現緊張不安和煩躁;經常提心吊膽擔心自己已感染或會被感染艾滋病;經常處于高警覺狀態,如臨大敵.同時也可能伴有各種軀體癥狀,如坐立不安,往復走動,唉聲嘆氣等.焦慮型艾滋病恐懼癥一般不會反復求醫,四處檢查,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也不明顯.此型艾滋病恐懼癥通過艾滋病知識的教育和相應的心理治療可以得到緩解.二,恐懼型艾滋病恐懼癥臨床表現的中心癥狀為恐懼.表現為對艾滋病及其與艾滋病有關的一切東西和場所的恐懼.如知道艾滋病可以通過血液傳播,于是對血液表現出極度的恐懼;對吸毒人員,性工作者及艾滋病人表現出恐懼反應;對醫院里的針具,公共廁所表現出恐懼反應.在接觸到所恐懼事物的時候會出現心慌,出汗,肌肉緊張,顫抖等植物性神經系統紊亂癥狀.恐懼型艾滋病恐懼癥一般不會反復求醫,四處檢查,但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較明顯.此型艾滋病恐懼癥僅通過艾滋病知識的教育效果不明顯,需要結合針對于恐懼癥的心理治療.案例:小王,女性,大學生.大二時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獻血,回來后一直擔心采血時所使用的針頭不干凈,怕自己被傳染艾滋病.擔心了2個星期后,開始對血產生恐懼,不僅見到血會緊張,就是想到血或者看見“血”這個字也會緊張.不敢去醫院,回避所有可能會見到血的場合.如果哪個同學臉上長了青春豆擠破了出了血,她就會對這個同學產生恐懼,不敢和他說話,不敢接觸他接觸過的東西,盡量離他遠點.慢慢的小王所恐懼和回避的東西越來越多,她不敢到學校的公共浴室洗澡,不敢使用公共廁所的馬桶,對蚊子非常恐懼,因為咬過別人,會攜帶別人的血等.嚴重影響了生活和學習.三,強迫型艾滋病恐懼癥此型艾滋病恐懼癥比較常見.臨床表現為擔心自己會被傳染艾滋病,處處過分小心謹慎,極力回避各種可能被感染的場合.如不敢使用公共廁所,不敢接觸血液制品等.而且伴有反復清洗行為,表現在當接觸了自己認為可能被感染的物品后需要反復大量的清洗,如洗手,洗澡,洗衣服,或者當自己認為可能攜帶病菌的人接觸了自己的生活用品后,需要反復的擦洗,甚至需要用酒精甚至消毒液進行擦洗.嚴重者需要帶手套或口罩才能完成正常的日常活動,甚至終日閉門不出.嚴重損壞了患者的社會功能.患者可能知道這樣完全沒有必要(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樣做是必要的),但無力控制也無法擺脫,伴隨強烈的內心沖突,非常苦惱.可同時伴有其他強迫癥狀.強迫型艾滋病恐懼癥一般不會反復求醫,四處檢查,但回避行為和逃避行為比較明顯,社會功能受損嚴重.此型艾滋病恐懼癥通過艾滋病知識的教育效果不明顯,需要結合針對于強迫癥的心理治療.四,疑病型艾滋病恐懼癥此型艾滋病恐懼癥最為常見.患者認為自己已經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因此反復檢查,四處求醫,經多次檢查,結果為陰性仍不能消除自己的恐懼和擔心.即使是權威機構的結果也不相信,懷疑檢查過程的各個環節,事后反復回憶檢查過程,如認為工作人員當時不夠專心,認為檢查時使用的器具沒有消毒等等.整日奔波于各個醫院.對和艾滋病類似的癥狀非常敏感,如一但出現發熱,全身無力,皮疹,淋巴結腫大等癥狀就認為自己得了艾滋病,極度恐懼,如臨大敵,萬念俱灰.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一定的幫助
2015-12-16 11:21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您可能已經知道自己這是艾滋病恐懼癥了其實艾滋病的主要傳播方式是通過性接觸傳播的,日常的生活接觸并不會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呢.您說的著破裂的傷口也是不會的.建議您做些轉移注意力的事情,不要過分的關注這件事情呢
2015-12-16 11:38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恐艾癥也叫艾滋病恐懼癥,患者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潔癖等強迫癥表現,表現出精神抑郁,情緒變化多端,嚴重失眠,對周圍事物淡漠,體重下降和周身不適等反應,人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會產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因而就會發生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產生的一系列癥狀.不少患者認為自己的身體不適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復撥打熱線電話咨詢,或者反復去做艾滋病抗體檢測,對陰性結果又持懷疑態度,總認為檢測不準確或者現有試劑檢測不出來自己的病毒等等.恐艾原因之一是對艾滋病預防知識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的緣故,因此普及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識是消除恐艾癥的根本措施.恐艾者應該多了解一些艾滋病傳播途徑等基本知識,并咨詢專業醫師或專家,積極克服疑病心理,早日恢復正常的工作學習.
2015-12-16 16:06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恐艾癥? 恐艾癥是指獲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綜合恐懼癥,也稱艾滋病恐懼癥,是一種對艾滋病的強烈恐懼,并伴隨焦慮、抑郁、強迫、疑病等多種心理癥狀和行為異常的心理障礙。發“病”人數增加,與艾滋病毒感染人數的增加有關系。艾滋病恐懼癥癥狀者往往具有過度執拗、要求過度精確及過分堅持的人格特性,并且大多數發病前有高危、不潔的性行為。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