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劍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內科
-
淋巴結核常見癥狀包括淋巴結腫大、疼痛、低熱、盜汗、乏力等。自行處理身體不適可能加重病情,及時就醫并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是關鍵。
2019-01-02 21:04
1.淋巴結腫大:多發生在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可單個或多個。
2.疼痛:初期可能不明顯,病情進展時可有疼痛。
3.低熱:體溫常略高于正常,一般在37.3-38℃之間。
4.盜汗:夜間睡眠時出汗較多。
5.乏力:感覺身體疲倦,精神不振。
6.膿腫形成:嚴重時淋巴結可化膿,局部紅腫、波動感。
7.皮膚粘連:淋巴結與周圍皮膚粘連,活動度差。
淋巴結核癥狀多樣,如有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檢查診斷。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種情況主要的是可以出現低燒的情況建議你注意進行對癥的治療看看的可用點抗結核的藥物進行治療的另外就是注意看看有沒有發燒的情況然后進行對癥的治療就行了
2016-03-06 19: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頸淋巴結核中醫稱為“瘰疬”,多見于兒童和青年人。一般的在人體抗病能力低下時引起發病。結核桿苗大多經扁桃體、齲齒侵入,少數繼發于肺或支氣管的結核病變。頸單側或雙側可有多個大小不等的腫大淋巴結。初期,腫大淋巴結硬,無痛,可推動。病變發展,因淋巴結周圍炎,使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發生粘連,各個淋巴結也可互相粘連,融合成團。晚期,淋巴結發生乾酪樣壞死、液化,形成寒性膿腫。破潰后可流出豆渣樣或米湯樣膿液,最后形成一經久不愈之竇道或慢性潰瘍。 臨床表現
2016-03-06 21:23
1.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熱、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癥狀。
2.一般位于單側或雙側胸鎖乳突肌的前、后緣有多個大小不等的腫大淋巴結,也可如概述中,上述不同階段的病變同時出現于同一病人的各個淋巴結。 診斷依據
1.青少年病人,近期有全身中毒癥狀如低熱、盜汗、消瘦、食欲不振等。
2.單或雙側胸鎖乳突肌前后緣有多個腫大淋巴結腫大,或如概述中,上述不同階段的病變同時出現于同一病人的各個淋巴結。
3.必要時行活體組織檢查以確診。 治療原則
1.適當注意營養和休息。
2.全身抗結核桿菌治療。
3.局部結核性淋巴結治療;少數局限的、較大的、能推動的淋巴結,可手術切除。有寒性膿腫或潰瘍、竇道者可抽盡膿液、腔內注入抗結核藥物,或將結核病變括除、以抗結核藥物換藥待傷口愈合,必要時也可手術切除。 用藥原則
1.早期輕型病例可以口服異煙肼半年至一年,并肌注鏈酶素1-2月。
2.上述按結核治療后仍有少數局限的,較大的,能推動的淋巴結,可手術切除。
3.有寒性膿腫或慢性瘺管、竇道者可合并或單用利福平或利福定。
平時注意增強鍛煉。。適當休息與營養。節制性生活不宜食用辛辣及過肥膩的食物。忌煙、酒及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