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肝郁脾虛是中醫常見的證候,多因情志不舒、飲食不節等所致。調理治療方法包括情志調節、飲食調整、中藥治療、針灸推拿、運動鍛煉等。 1.情志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可通過聽音樂、旅游等方式放松身心。 2.飲食調整:飲食規律,清淡為主,少吃油膩、辛辣、生冷食物。多吃健脾疏肝的食物,如山藥、薏米、玫瑰花等。 3.中藥治療:常用的中藥有逍遙丸、柴胡疏肝散、參苓白術散等,但需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4.針灸推拿:針刺太沖、期門、足三里等穴位,或進行腹部推拿按摩,促進氣血運行。 5.運動鍛煉: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增強體質,調節氣血。 肝郁脾虛的調理需要綜合多種方法,且要長期堅持。同時,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4-11-27 19:0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患者好,肝郁脾虛者應當給予疏肝健脾治療,可口服中成藥疏肝健脾丸、舒肝快胃丸、逍遙丸等,也可選用中藥煎服,如當歸、柴胡、香附、川芎、茯苓、炒白術等。中醫認為肝屬木,脾屬土,木克土,所以,《難經》中寫道“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所以,肝郁多會克脾而出現脾虛,主要癥狀可表現為食欲減退、食少便溏、情緒欠佳,每于生氣后出現腹瀉的癥狀、月經量少且周期延長等,多數出現上述癥狀多會認為是脾虛,給予健脾類藥物口服。但是癥狀出現反復,應抓住肝郁之根本,疏肝后脾虛癥狀多會得到改善,所以,應當給予疏肝健脾治療。
2024-11-27 23:24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師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