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胃陰虛是中醫常見的病癥,其癥狀表現多樣,常見的有胃脘隱痛、饑不欲食、口燥咽干、干嘔呃逆、大便干結等。調理方法包括飲食調理、中藥調理、生活習慣調整等。 1.癥狀表現:胃脘隱痛多為隱隱作痛,時作時止;饑不欲食是指有饑餓感但不想進食;口燥咽干則是口腔和咽喉干燥;干嘔呃逆表現為頻繁干嘔和呃逆;大便干結是排便困難,糞便干燥。 2.飲食調理: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百合、雪梨、山藥等,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 3.中藥調理:常用的中藥有麥冬、沙參、玉竹、石斛等,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養胃舒顆粒、陰虛胃痛顆粒等中成藥。 4.生活習慣: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適當運動,增強體質;保持心情舒暢,減少精神壓力。 5.按摩調理:可按摩足三里、中脘等穴位,促進胃部氣血運行。 胃陰虛需要綜合調理,患者應注意觀察自身癥狀變化,如有加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和調理。
2024-11-27 19:0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胃陰虛主要是由胃病、情緒不穩定或吃辛辣食物引起的。癥狀是胃脘痛,口燥咽干,舌紅少津,干嘔,沒有食欲,大便干硬等。飲食上應有規律,如有不適的話先去醫院檢查。意低脂低鹽飲食,避免熬夜,必要時到醫院檢查看看才能對證治療,不要過度勞累,放松心情。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024-11-28 0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