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凝血酶時間偏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肝臟疾病、維生素 K 缺乏、血液系統疾病、藥物影響、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1.肝臟疾病:如肝硬化、肝炎等,肝臟功能受損,導致凝血因子合成減少,從而影響凝血功能,使凝血酶時間偏高。 2.維生素 K 缺乏:維生素 K 參與凝血因子的合成,缺乏時會影響凝血過程,造成凝血酶時間延長。 3.血液系統疾病:像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可導致血小板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影響凝血。 4.藥物影響:某些藥物如肝素、華法林、阿司匹林等,具有抗凝作用,使用后可能導致凝血酶時間偏高。 5.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這是一種復雜的病理過程,會消耗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導致凝血功能障礙。 總之,凝血酶時間偏高的原因較為復雜。一旦發現該指標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檢查,如肝功能檢查、血常規、凝血因子檢測等,以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4-11-28 11: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簡單的描述,一般來講,凝血酶原時間正常是在11-15秒左右,而凝血酶時間偏高的原因也是非常多的,有可能與凝血酶有關,也可能與抗凝因子有關,還有可能與肝膽方面的疾病有關系。因此,建議你提起重視,去醫院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024-11-28 1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