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蔡中瓊 主任醫師
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三級
婦產科
-
盆底肌在受損后通常難以自行完全恢復。其損傷常見于妊娠、分娩、年齡增長、肥胖、長期腹壓增加等因素。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9-12-04 18:13
1.妊娠分娩:孕期子宮增大及分娩時的牽拉,易致盆底肌損傷。
2.年齡增長:肌肉逐漸松弛,盆底肌功能下降。
3.肥胖:腹部脂肪堆積,增加盆底負擔。
4.長期腹壓增加: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影響盆底肌。
5.激素變化:絕經后激素水平降低,盆底組織萎縮。
盆底肌受損后自行恢復較難,若出現相關癥狀,如漏尿等,應及時就醫,采取生物反饋療法等,并堅持進行凱格爾運動訓練。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患者好,盆底肌無法自己恢復,患者產后應進行盆底肌康復訓練。產婦自妊娠至懷孕再至分娩,盆底肌均處于拉伸狀態,患者無論做剖宮產還是順產,長時間處于拉伸狀態的盆底肌,其結構與功能都存在一定程度損傷,需進行外力修復治療促進盆底肌康復。盆底肌康復治療可鍛煉盆底肌,有效改善盆底肌功能。患者產后做盆底康復、盆底肌修復,可提高生活質量。
2019-04-16 10:3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產后盆底肌肉損傷? 妊娠期重力主要作用在盆底肌肉上,加上子宮重力日益增加,所以盆底肌由于處在持續受壓中而逐漸松弛。分娩的過程同樣不可避免地對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這些因素累積起來,容易在產后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根據統計分析,我國女性有一半的人在分娩后就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礙。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