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濕熱體質調理可選用多種藥物,如清熱利濕的中藥方劑、中成藥等。常見的有龍膽瀉肝丸、二妙丸、茵梔黃口服液、清熱祛濕顆粒、藿香正氣丸等。 1.龍膽瀉肝丸:具有清肝膽、利濕熱的作用。適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等癥狀。 2.二妙丸:燥濕清熱。用于濕熱下注,足膝紅腫熱痛,下肢丹毒,白帶,陰囊濕癢等。 3.茵梔黃口服液: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常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 4.清熱祛濕顆粒:清熱祛濕,益氣生津。適用于暑濕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熱口干等。 5.藿香正氣丸:能解表化濕,理氣和中。多用于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所致的感冒。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不同,用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用藥。同時,還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甜食等易生濕熱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運動,有助于改善濕熱體質。
2024-11-27 19: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根據你的簡單詢問,你說的濕熱是中醫的診斷論證,是身體濕熱體質的情況,癥狀多表現于腸胃,若濕熱之邪于大腸,使腸道功能失調,所表體征便是大腸濕熱癥,多因飲食不潔或不當使濕邪入侵,而發生本病癥,常見有濕熱滯腸、濕熱泄瀉、濕熱痢疾等,癥狀表現為大便爛而黏而不暢,腹疼,發燒等,治療可選擇中醫藥方法辨證施治,常用中藥柴胡、枳殼、白芍、甘草、黃連、茵陳、木香、蛇舌草等,具體組方需根據病情施藥,并配合飲食調養。祝您健康。
2024-11-28 11:51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