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馮茹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血液內科
-
凝血酶原時間偏低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血液高凝狀態、某些疾病、藥物影響、遺傳因素及檢測誤差。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9-12-05 21:40
1.血液高凝狀態: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常見于高血脂、肥胖等情況。
2.疾病因素:早期心肌梗死、腦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可致凝血酶原時間偏低。
3.藥物影響: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如肝素、華法林等抗凝藥突然停用,可能出現凝血酶原時間偏低。
4.遺傳因素:部分人可能因遺傳導致凝血功能異常,出現凝血酶原時間偏低。
5.檢測誤差:檢測過程中的操作不當或樣本問題也可能造成結果偏低。
凝血酶原時間偏低需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分析,如有疑慮,應及時就醫,進一步檢查以明確原因。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您好,血漿凝血酶原時間的正常值是11到13秒,它是指的外源性的凝血途徑使血液凝固,pt是判斷外源性凝血因子缺乏唯一的篩選實驗,也是監測口服抗凝藥物用量的一個首選指標。對于這個數值偏低,一般見于一些血栓前的狀態和血栓性疾病,凝血功能增強,比如dic的高凝期,心肌梗死,心絞痛,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還有妊娠高血壓癥以及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腎病綜合癥,對于這一類患者一定要嚴密地監測凝血酶原時間,一旦出現pt縮短的情況,那么就要進行治療,另外還有一些口服的抗凝藥物,pt也會出現明顯的一個延長情況。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2019-04-19 1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