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龐戰軍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月經期間有肉狀物排出,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常見的有子宮內膜脫落、子宮息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炎、宮寒等。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9-04-22 17:27
1.子宮內膜脫落:月經的形成是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的結果,較大塊的內膜脫落可能表現為肉狀物,這通常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2.子宮息肉:息肉組織脫落可出現肉狀物,常伴有月經間期出血、經量增多等。
3.子宮肌瘤:肌瘤突出宮腔,在月經時可能隨經血排出肉狀物,還可能有月經延長、下腹包塊等表現。
4.子宮內膜炎:炎癥刺激子宮內膜,使其壞死脫落,形成肉狀物,多有下腹疼痛、發熱等癥狀。
5.宮寒:子宮受寒,經血凝滯,排出不暢,可能有較大的血塊或類似肉狀物,常伴有痛經。
如果月經期間排出肉狀物并伴有明顯不適,建議及時到醫院婦產科就診,進行相關檢查,以明確原因。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簡單的描述,所指的類似肉狀物考慮為子宮內膜,有時內膜會呈管狀脫落。排卵期是指下次月經的前十四天,排卵期由于激素水平的原因,陰道會有少量的出血,一般量不大,有的還會伴有小腹脹痛感。一般建議排卵期避免劇烈的運動。同時白帶會呈現蛋清樣拉絲。最好到醫院去掛個號檢查看看,注意身體衛生,避免受風寒著涼,不要吃辣的生冷的食物。還要經常做點運動,增強抵抗力。希望我的回答對有幫助。
2019-04-19 14: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