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海云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骨科
-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常見的脊柱疾病,當突出的椎間盤壓迫神經時,可能引起腳、腿、屁股麻。相關因素包括不良姿勢、腰部外傷、退行性變、遺傳因素及肥胖等。若感身體不適,請立即尋求專業醫療幫助,遵循醫生指導進行治療,切勿隨意服藥。
2012-07-19 12:30
1.疾病原理: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壓迫神經根,導致神經傳導異常,產生麻木等癥狀。
2.常見癥狀:除麻木外,還可能有腰痛、下肢放射痛、肌肉無力等。
3.檢查方法:常用的有腰椎X線、CT、磁共振成像(MRI)等,幫助明確診斷。
4.治療方法:包括保守治療如臥床休息、牽引、理療、藥物治療(如布洛芬、甲鈷胺、甘露醇等,需遵醫囑);嚴重時需手術治療。
5.預防措施:保持正確坐姿站姿,避免久坐久站,加強腰部肌肉鍛煉,控制體重。
腰椎間盤突出癥需引起重視,及時就醫,遵循醫生建議進行治療和預防。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德廣 副主任醫師
北京德勝門中醫院骨科
骨科
-
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 建議可以考慮做撥針治療。這樣可以完全解除壓迫的癥狀,達到完全恢復。撥針治療鈍性針頭,推切疏通粘連,剝離松解瘢痕及攣縮,治療后可活動,從而減少粘連、攣縮。對頸腰椎病治療效果明顯。
2017-02-13 16:0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牛凱 主任醫師
河北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腎內科
-
你好,你的神經壓迫癥狀較以前嚴重,說明你的病情在加重,應該臥床休息.劇續進行理療.
2012-07-19 12:30
平時注意站姿,坐姿,勞動的姿勢以及睡姿的合理性,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尤其加強腰背肌的功能鍛煉,因為適當的鍛煉能改善肌肉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的反應性和強度,松解軟組織的粘連,糾正脊柱內在平衡與外在平衡的失調,提高腰椎的穩定性,靈活性和耐久性,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療及預防作用,并在寒冷潮濕的季節應注意保暖,防止本病的復發.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紀忠 主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肝膽外科
-
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的保守治療方法很多,有按摩,針灸,理療,推拿等.腰椎間盤突出病的中醫中藥治療, 目前多用中醫辨癥治療,著名的中醫專家鄧鐵濤說:“中醫的先進就是在不損傷任何機體的情況下,通過調理就可以治好疾病.”西藥是通過動物試驗用上人體,而中醫的經方,驗方則是人們的祖先經過幾百年或上千年在人體的反復驗證得出的經驗,治好后不復發的,雖說對伴有鈣化,腰椎管狹窄 者沒效,但不破壞人體的正常機能,還有再治療的機會,手術一旦失敗連糾正的機會都沒有了.對于本病用中醫是完全可以治好的,至所以社會上有人說頸椎病治不好,是他們對中醫對中醫對慢性病,病毒性病有很好的療效不了解,通過一個時間,人們就會通過實踐有所了解的.中醫的真正偉大才會被理解的,比如非典;禽流感,口足手病以開始就是以西醫為主進行治療和防治的,根本不讓中醫介入,認為中醫不科學,病人受了不少的苦,經濟也花費很大就是收效不大,后經中醫辨用藥很快就得以控制,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樣的原理,中醫對慢性疾病特別是退變性疾病亦是十分有效的.本人通過近0年的探討和臨床觀察中醫對于頸腰椎病只要沒有鈣化,椎管骨性狹窄,只要辨癥得地,用藥正確,不僅可以治好,并且復發率極低.所以人們不能不對中醫進行和重新評價.治療本病的關鍵 是選 對大夫用對藥,對患 者是很重要的,輕癥可以用腰痛寧,骨筋丸片治療.
2012-07-19 12:3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振東 主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三級甲等
小兒外科
-
你好,你屬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目前有腳麻的感覺,應該說還是沒有恢復,應該繼續治療,并且可以學習五禽戲,對于你的恢復以及以后的預防腰椎間盤突出再次復發會有幫助,祝你早日康復.
2012-07-19 12:30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特木熱 主任醫師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三級甲等
心胸外科
- 2012-07-19 12:30
-
-
回答7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高潺潺 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科
-
你好,你的情況有加重的跡象,建議臥床休息,如不減輕建議考慮手術治療.
2012-07-19 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