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天山 主任中醫師
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常見的原因有合成減少,如重癥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由于肝細胞功能損害,合成纖維蛋白的能力下降,從而造成纖維蛋白原的偏低。消耗增多,常見的原因有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由于纖維蛋白原發生了廣泛的凝集,造成了消耗性的減少。還有纖溶系統亢進,纖溶酶的活性增強,引起了纖維蛋白原的分解,從而引起濃度偏低。
2019-04-24 21:1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你好,正常的人體,每天的各種指標都會有一定的波動性,纖維蛋白鹽也屬于其中的一個指標,處于正常波動的范圍,如果只是比正常值稍微偏大或者偏小一些,本身沒有太大的利益,也無需特別的關注。纖維蛋白原偏低并不會導致凝血功能出現障礙,因此不用過度的關注,再去復查就可以了。
2019-04-19 1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