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云霞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老年科
-
老人長期臥床導致的瘡稱為壓瘡,常見于尾骶部、髖部等受壓部位,形成原因包括局部持續受壓、皮膚潮濕、營養不良、活動受限等。護理措施包括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合理膳食補充營養、定期翻身減壓以及必要時使用藥物治療。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3-03-23 16:29
1.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定時變換體位,至少每2小時翻身一次,減輕局部壓力,促進血液循環。
2.保持皮膚清潔干燥:定期清潔瘡面,使用生理鹽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保持瘡面干燥,預防感染。
3.合理膳食補充營養:增加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促進傷口愈合,如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新鮮蔬菜和水果。
4.定期翻身減壓:使用防壓瘡床墊或墊圈,減輕長期臥床對皮膚的壓力,防止壓瘡進一步惡化。
5.藥物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可以使用促進傷口愈合的藥物,如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凝膠、磺胺嘧啶銀軟膏等,以及抗感染藥物,如莫匹羅星軟膏,以控制感染。
對于老人摔倒后長期臥床形成的壓瘡,護理至關重要。通過改善血液循環、保持皮膚清潔、補充營養、定期翻身和適當藥物治療,可以有效促進壓瘡愈合,減輕痛苦,提高生活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