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凈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細菌性陰道炎是陰道內正常菌群失調所致的混合感染,多由加德納菌、厭氧菌等增多引起。常見癥狀有陰道分泌物增多、魚腥臭味等。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3-01-28 23:38
1.病因探究陰道菌群失衡,頻繁性交、過度沖洗陰道等可能誘發。
2.癥狀表現白帶增多、異味,伴有外陰瘙癢或灼熱感。
3.檢查手段進行陰道分泌物涂片、胺試驗等明確診斷。
4.藥物治療可選用甲硝唑、克林霉素、替硝唑等。遵醫囑用藥。
5.日常注意保持外陰清潔,避免不潔性生活,勤換內褲。
細菌性陰道炎經規范治療通常可治愈,但易復發,患者需注意預防。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細菌性陰道炎:陰道內微生態平衡失調引起的陰道分泌物增多,白帶有魚腥臭味及外陰瘙癢灼熱的綜合征中醫治療1、濕熱下注:帶下量多,色黃,質稠,臭穢,陰中潮紅、灼熱、腫痛,尿赤口干,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法:清熱利濕止帶方藥:豬苓、茯苓、赤芍、丹皮各15克,澤瀉、黃柏、梔子、白果、車前子(包)各10克,生甘草6克。中成藥:龍膽瀉肝丸2、濕濁下注:帶下量多,色白,質黏,有腥味,陰中下墜腫脹,腹脹納呆,便溏,舌質淡、苔白膩,脈濡。治法:健脾利濕止帶方藥:黨參、蒼術、白術、茯苓、山藥、生苡仁各15克,陳皮、欠實各10克中成藥:白帶丸3、肝郁脾虛:帶下量多,色黃白,質稠,或腥臭,陰中灼熱墜脹,心煩口苦,體倦乏力,納差便溏,舌質紅、苔薄膩,脈弦細。治法:疏肝清熱,健脾利濕。方藥:丹皮、白芍、白術、茯苓、生苡仁各15克,柴胡、梔子、澤瀉、黑芥穗、車前子(包)各Io克,生甘草6克。中成藥:加味道遙丸4、腎虛型白帶清冷、量多、質稀、終日淋漓不斷,腰酸如折、小腹冷痛,苔薄白,脈沉遲。治則:滋陰補腎,扶正固本。治法:腎虛濕熱方藥:滿山香、野蓮頭、香樟葉、苦參、金銀花等草藥研磨而成,熏洗陰道。中成藥:熏洗方5、外泊法:A.外陰熏洗:蒼術、生苡仁、苦參各15克,黃柏10克,布包水煎加分鐘,熏洗外陰,每日2次。B.陰道納藥:每晚1次納陰道穹窿出,12次為一療程。
2013-02-02 16: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