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蘇正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腦外科
-
脊髓空洞是一種脊髓慢性、進行性病變。多始于頸髓,可累及延髓,導致神經組織退變消失。患者需及時就醫,明確病情。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3-11-01 14:33
1.疾病原理:脊髓空洞是脊髓內形成異常的空腔,可能由先天性發育異常、脊髓損傷等引起。
2.癥狀表現:常有感覺障礙,如痛溫覺減退;還可能出現肌肉無力、萎縮等。
3.檢查方法:包括磁共振成像(MRI)等,有助于明確空洞位置和范圍。
4.治療方式:輕癥可先保守治療,如服用維生素B12、甲鈷胺等營養神經藥物(遵醫囑);嚴重時需手術治療。
5.日常注意:避免勞累和受傷,適度鍛煉。
6.定期復查:遵醫囑定期進行相關檢查,監測病情變化。
脊髓空洞需要綜合治療和長期管理,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以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可選擇性作手術治療,如椎板切除減壓,脊髓空洞與蛛網膜下腔分流術,枕骨大孔減壓,第四腦室出口矯治術等.由于一般保守治療不能夠延緩病情的進一步發展.由于頸枕交界部失去了腦脊液的緩沖作用,頸部的不經意受傷,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如肢體癱瘓,呼吸驟停甚至死亡.因此手術是治療脊髓空洞的重要手段.脊髓空洞常常是相關原發性疾病的繼發表現形式,正確的治療原發病后脊髓空洞就會自行消失.脊髓空洞癥的手術治療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進行顱頸交界區的骨性和膜性減壓,矯治畸形,防止病情繼續發展或惡化;另一部分是空洞分流術,即作空洞造瘺或置管分流,解除空洞對脊髓的壓迫以緩解癥狀或防止病情進展.通常伴有小腦扁桃體下疝的脊髓空洞癥都要做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根據情況選擇.通常情況下我們要首先解除患者的病因,首次手術一般情況下不行空洞分流,因為多數患者在解除病因后空洞會自行消失.空洞分流作為解決患者疾患的進一步方案.目前應用微創小切口(長約4-6厘米),應用微創器械,小骨窗(2X3厘米大小)治療小腦扁桃體下疝伴脊髓空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創手術完全不同于常規的大手術,微創手術在顯微鏡的輔助下完成硬腦膜內的各種操作,如分離小腦扁桃體與腦干之間的粘連,解除第四腦室中間孔的梗阻,手術中損傷周圍重要結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是很少出現生命危險.空洞分流術:通常指在空洞較明顯的部位將空洞切開,使之與蛛網膜下腔或胸腔相通.通常應用“T”型管行空洞-胸腔分流,這種分流能夠保持一定的腦脊液勢能梯度,較好的完成了空洞分流.這種分流能夠較好的避免空洞-蛛網膜下腔分流所致的粘連梗阻,進而使手術的成功率明顯提高.
2013-11-03 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