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增勝 主治醫師
日照市中醫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內科
-
根據你的情況,建議你用黃連.地黃,紅花,赤芍,葛根,大黃,甘草,梔子.每日煎服一劑,10天為一療程,外用硫軟膏涂擦。
2012-12-19 12: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渣鼻中醫稱為赤鼻,俗稱紅鼻子,又名玫瑰痤瘡,從內因上講是肺經風熱,肺胃里熱氣和毒素過盛所致;從外因上講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礎上,由于顏面血管運動神經失調,毛細血管擴張所致,皮損處有螨蟲寄生.方劑1黃柏50克制用法:浸于95%酒精中,酒精以浸沒黃柏為度,密封1周后,用雙層紗布過濾,濾液兌蒸餾水50毫升,裝瓶中備用.方劑2雄黃25克,輕粉、硼砂各10克制用法:共研細粉,乳汁調.涂患處.方劑3硫黃、檳榔各等量,冰片少許制用法:共研為細末,用紗布包搽患處.方劑4枇杷葉(去毛)適量制用法:焙干研末,用茶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6克.方劑5黨參、懷山藥各15克,女貞子、菟絲子、銀花、雞內金、當歸、茯苓、白術、陳皮各10克,黃柏、黃芩、地骨皮各6克制用法:水煎服.方劑6枇杷葉、桑白皮、黃芩、梔子各10克,生地15克,菊花12克,桔梗6克,黃連、甘草各5克制用法:水煎服.適應癥:酒渣鼻紅斑期方劑7紫花地丁30克,雙花、蒲公英、野菊花各15克,連翹12克,梔子、元參各10克,大黃3克,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服.適應癥:酒渣鼻丘疹期方劑8當歸尾、赤芍各12克,生地15克,川芎、陳皮各6克,桃仁、紅花、黃芩各10克,大黃3克制用法:水煎服.適應癥:酒渣鼻鼻贅期方劑9側柏葉、丹皮、赤芍、黃芩、桑白皮各15克,白茅根、玄參、生地各20克,甘草5克制用法:水煎服.方劑10生地25克,當歸、川芎、赤芍、黃芩各15克,陳皮、紅花、苦參、甘草各10克制用法:水煎服.方劑11梔子、枇杷葉各15克,杏仁、硫黃各10克,石菖蒲12克,輕粉、冰片各3克制用法:共研粉末,凡士林調糊狀.外敷患處.方劑12赤茯苓、金銀花、虎杖各12克,當歸10克,生地黃、赤芍各9克,川芎、黃芩、梔子、陳皮、紅花、5靈脂各6克制用法:水煎服.
2012-12-24 17:42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酒齄鼻? 酒齄鼻是一種發生于鼻、面中部,以紅斑和毛細血管擴張為特征的慢性皮膚病。因鼻色紫紅如酒渣而得名。中醫文獻中又名“酒齄”、“赤鼻”。俗稱“紅鼻頭”、“糟鼻子”。本病的特點是鼻及面中部持續性紅斑和毛細血管擴張,伴丘疹、膿皰,可形成鼻贅。多發牛于中年人,男女均發病,尤以女性多見,而鼻贅期皮損男性多她。《諸病源候論·面體病諸候》記載:“酒齄候,此由飲酒,熱勢沖面,而遇風冷之氣相搏所生,故令鼻面生齄,赤皰匝匝然也。”本病西醫稱酒渣鼻,又稱玫瑰痤瘡。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