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仕年 主任醫師
江蘇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推拿科
-
氣血不和的成因較為復雜,常見的有情緒波動、飲食不節、過度勞累、久病體虛及外感邪氣等。若長期氣血不和,可能會影響身體健康,建議及時就醫。若身體出現不適癥狀,請趕快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切勿自行用藥。
2013-05-26 13:55
1.情緒因素:長期焦慮、抑郁、憤怒等不良情緒,易導致肝氣郁結,影響氣血運行,引發氣血不和。
2.飲食問題:經常暴飲暴食、嗜食肥甘厚味或過度節食,會損傷脾胃,使氣血生化無源。
3.勞累過度:身體過度勞累,包括體力和腦力方面,會耗傷氣血,導致氣血不和。
4.久病體虛:長期患病,身體虛弱,正氣不足,氣血化生無力。
5.外感邪氣:如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侵襲人體,阻礙氣血流通。
6.治療方法:可口服血府逐瘀丸、八珍益母丸等藥物調理,但需遵醫囑。同時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規律飲食,避免過度勞累,適當運動。
總之,了解氣血不和的病因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有助于改善身體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