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幼芙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內科
-
服用抗結核藥物后出現發熱等癥狀,可能是藥物副作用,也可能是其他原因。需綜合判斷,必要時就醫。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4-03-04 07:16
1.藥物副作用:常見的抗結核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可能引起發熱等不良反應。
2.疾病本身:結核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結核菌活動導致發熱。
3.合并感染:如同時合并細菌、病毒感染等,也會出現發熱。
4.過敏反應:對某種抗結核藥物過敏,可引發發熱。
5.自身免疫問題: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亂,可能出現發熱。
出現發熱癥狀后,應密切觀察,如癥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以便采取相應措施。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田彥素 醫師
江蘇靖江市太和醫院
一級甲等
婦科
-
您好,治療結核病的副作用有:異煙肼(雷米封)服用后可出現厭食、惡心、輕度腹痛等,它對肝臟的影響多無自覺癥狀,可有谷丙轉氨酶升高,個別病人可發生黃疸。利福平開始服用本品時對消化系統的不良反應常表現為惡心、胃痛、食欲不振等。乙胺丁醇服用本品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納差等,但發生率極低。
2014-03-11 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