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晶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脊柱外科
-
腳跟震裂后長期不活動導致腳腫,可能與血液循環不暢、組織液回流受阻、炎癥反應、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營養不良等因素有關。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2-07-20 12:30
1.血液循環問題:長期不活動會使血液流動減緩,影響代謝廢物和水分的排出,導致腫脹。可通過適度活動、按摩來改善。
2.組織液回流受阻:損傷后局部組織的正常結構改變,影響組織液回流,引起腫脹。抬高患肢有助于緩解。
3.炎癥反應:受傷部位可能仍存在慢性炎癥,引發腫脹。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雙氯芬酸鈉、塞來昔布等。
4.下肢靜脈血栓:長期不活動易形成血栓,阻礙血液回流。必要時需抗凝治療。
5.營養不良:身體缺乏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影響組織修復和水分代謝。要保證營養均衡。
腳跟震裂后腳腫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明確原因,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小丘 副主任醫師
海南省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您好,你說的應該是跟骨骨折吧
2012-07-20 12:30
跟骨骨折成年人較多,常由高處墜下或擠壓致傷.經常伴有脊椎骨折,骨盆骨折,頭,胸,腹傷,初診時切勿遺誤.跟骨為松質骨,血循供應比較豐富,骨不連者甚少見.但如骨折線進入關節面或復位不良,后遺創傷性關節炎及跟骨負重時疼痛者很常見.
治療原則:
(1)保守療法 又稱不作整復的運動治療.用彈力繃帶包扎傷足,抬高患肢.鼓勵早期開始患肢功能運動及架拐負重.不少人認為這種方法較固定療法功能恢復快,效果好.一般病人在半年內可恢復正常活動,約有 3/4 的病人可恢復正常工作,不波及跟距關節的跟骨壓縮骨折,尤為適用.
(2)骨牽引治療 跟骨結節持續牽引下,按早期活動原則進行治療,可減少病廢.
(3)開放復位 適用于青年人,距骨下面外側塌陷骨折.可先矯正距骨結節角,及跟骨體的寬度,再手術矯正關節面.做跟骨外側切口,將塌陷的關節面撬起,至正常位置后,用骨松質充填空腔保持復位.術后用管型石膏固定
8 周.有人認為術時行內固定,不做石膏外固定,療效更滿意.
(4)早期關節固定術 累及關節的粉碎性骨折,必將引起不可恢復的損害,如于傷后
2~3 周內手術,行三關節或跟距關節固定術,療效較晚期手術好.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偉 副主任醫師
南京精神科醫院
三級甲等
腦神經
- 2012-07-20 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