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英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
-
測顱內壓的儀器種類多樣,涵蓋有創與無創兩大類。有創監測直接測量顱內壓力,準確性高;無創監測則以間接指標評估顱內壓,減少侵入性風險。臨床應用中,依據病情嚴重程度與醫療條件選擇合適設備。一旦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遵從醫生的指示進行治療,不宜自行開藥。
2013-06-01 22:35
1.有創顱內壓監測:通過置入顱內的導管或傳感器直接測量,如腦室內導管、硬膜下導管、硬膜外導管及腦實質內傳感器等,精確度高,適用于重癥患者。
2.無創顱內壓監測:采用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閃爍視覺誘發電位(VEP)、經顱多普勒(TCD)等技術,無需開顱,減少感染風險,適合輕癥或常規監測。
3.脈搏波傳導時間(PWCT):通過測量脈搏波在頸動脈與腦血管間的傳播時間變化,間接推算顱內壓,操作簡便,適用于床邊快速篩查。
4.眼底鏡檢查:觀察視神經盤水腫程度,雖敏感性有限,但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提供初步線索。
5.生物電阻抗分析(BIA):基于頭部不同組織對電流阻抗差異,估算顱內壓,非侵入性,便于連續監測。
測顱內壓的儀器從有創到無創,各有優勢,臨床應用需結合患者狀況與醫療資源合理選擇,以期精準監測,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