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痔瘡的原因
痔瘡癥狀是怎樣的?想放屁,但出來像拉肚子一樣,擦了是黃色的,大便不正常,是什么問題?原因是什么?如何治療?注意什么?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亮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三級甲等
結直腸肛門外科
-
導致痔瘡的原因有:
2014-03-07 11:43
1、不好的大便習慣:下蹲和大便時間長,易造成肛門盲腸內瘀血引發疾病。上廁時吸煙緩沖大腦大便反射,易大便秘結。大便時用力過猛,使盲腸肛門和盆底肌肉增多不必要的負擔與局部瘀血。
2、大便異常:大便秘結是最大的禍根,盲腸內長期滯留有毒物質可引發盲腸癌,糞便堆積,影響血液循環。用力解出干燥糞塊,使肛門承受較大壓力,發生瘀血、脹腫、裂口等。
3、慢性疾?。洪L期營養不好,體質虛弱,導致肛門括約肌松弛無力。長期患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由咳喘造成腹壓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變、腹瀉、結腸炎等均是肛腸疾病發生的誘因。
4、職業性原因:長期站立或長時間坐,肛門盲腸居人體下部,痔靜脈回流不暢。
5、飲食:飲食不合理。
食品質量的精粗,蔬菜種類的變化與量的增減,蛋白質、脂肪、淀粉、纖維素等含量多少,水分攝人情形,直接影響糞便成分,導致肛門盲腸疾病。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痔瘡發病原因頗多,久坐、久站、勞累等使人體長時間處于一種固定體位,從而影響血液循環,使盆腔內血流緩慢和腹內臟器充血,引起痔靜脈過度充盈、曲張、隆起、靜脈壁張力下降而引起痔瘡是發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若運動不足,腸蠕動減慢,糞便下行遲緩或因習慣性便秘,從而壓迫靜脈,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礙,引起痔靜脈內壓升高,靜脈壁抵抗力降低,也可導致痔瘡發病率增高。據臨床觀察及統計普查結果分析,不同職業患者中的患病率有顯著差異,臨床上機關干部、汽車司機、售貨員、教師的患病率明顯較高。痔核位于肛門里面黏膜的稱為「內痔」,位于肛門口內側附近稱為「外痔」,二者都有的稱為「混合痔」。痔瘡的癥狀是患處作痛、便血、嚴重時,痔塊會凸出肛門外(脫垂),排便后才縮回。痔瘡四期Ⅰ期,無痛苦,主要以便血、分泌物多、癢為主;Ⅱ期,有便血,痔隨排便脫垂,但能自行還納;Ⅲ期(又稱為晚期),內痔脫垂于肛門口外,或每次排便脫出肛門口外,不能自行還納,必須用手托回。Ⅳ期,內痔脫出肛門無法回納到肛門的里面。這種是內痔中最嚴重的病癥。痔瘡輕者給人的正常生活帶來不便;重者影響健康。如便血日久,可致不同程度的貧血,甚至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痔瘡壞死、感染嚴重時,可經過血液系統引起全身感染,后果嚴重。因此,患了痔瘡,要積極應對。外痔分型血管腫型:內痔表面粘膜粗糙且柔軟,色暗紅或朱紅色,觸之易出血,此型以出血為主要癥狀。靜脈曲張型:內痔表面較堅硬,帶光澤,色暗紅或青紫,痔體內為曲張的痔靜脈和增生的結締組織。纖維化型:內痔表面堅硬,富有彈性,痔體表面略有白色纖維組織增生,易脫出,不易出血。血栓外痔:主要發病特點為起病突然,疼痛劇烈,墜脹不適感明顯,偶有全身癥狀。局部檢查可見肛旁隆起腫物,可觸及皮下硬而滑的包塊,觸痛明顯。炎性外痔:常由肛緣皮膚損傷和感染引起,多有肛門疼痛,在排便時疼痛加重,便血,肛門部有少量分泌物。局部檢查肛旁隆起的腫物,色紅,充血明顯,有觸痛,有時可伴有全身不適和發熱。靜脈曲張型外痔:肛門緣隆起成橢圓形,觸之柔軟,不痛,在大便用力時可見暗紫色腫塊,排便后或休息后體積可縮小,是皮下靜脈曲張引起,亦為晚期內痔發展而致。一般只感腫脹不適,排糞時加重,發炎時才有疼痛癥狀。結締組織型外痔或皮贅外痔:系肛門緣皮膚皺襞變大,結締組織增生、形成許多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皮贅。
2014-03-08 0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