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連唐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病理科
-
非典型鱗狀細胞是形態異常的鱗狀上皮細胞,其性質不確定,需關注。包括形成原因、檢查意義、可能病變、治療方式和預防要點等。 1.形成原因:可能由炎癥、感染、激素變化等引起。 2.檢查意義:有助于發現癌前期病變,判斷是否惡變。 3.可能病變:可能是癌前期病變,也可能是良性改變。 4.治療方式:結合宮頸活檢,必要時采取手術等治療。 5.預防要點:注意個人衛生,避免不潔性生活。 非典型鱗狀細胞需要重視,但不必過度恐慌,遵醫囑復查和治療可有效防控。
2024-09-27 09:1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非典型鱗狀細胞由於子宮頸發炎而引致細胞變異,屬非典型細胞類別,醫生多會在數月後重復抹片檢查以確定原因。非典型鱗狀細胞病人有子宮頸上皮鱗狀細胞病變(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ison,簡稱SIL),變會導致細胞變異。較輕微的病變顯示病人曾受人類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又或病人已出現低程度的子宮頸上皮內瘤(CervicalInrtaepithelialNeoplasia,簡稱CIN),這類情況演變成子宮頸癌的機會少過百分之一。較嚴重的病變則顯示病人有高程度的子宮頸上皮內瘤(CIN),其演變成子宮頸癌的危險則可達百分之五。子宮頸上皮內瘤(CIN)即子宮頸內最表層的細胞出現不正常的病變,是癌前的變化。CIN可分為三級:CINⅠ--只有三份之一厚度的子宮頸上皮出現變異細胞。CINⅡ--只有三份之二厚度的子宮頸上皮出現變異細胞。CINⅢ--整層的子宮頸上皮都出現變異細胞。由於變異只局限在最表面的細胞層而未有侵蝕至較深入的組織,所以即使是CINⅢ,亦不是癌。誰需要接受檢查?凡曾經有性交的女士,從25歲起便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如第一次檢查的結果正常,應一年後再作檢查。如第二的檢查結果亦屬正常,則可每三年作一次檢查。如有定期檢查而每次結果均屬正常,則可於65歲後停止,否則應繼續作定期檢查。檢查如有異常,醫生會跟進及提議增加檢查的次數。每年或隔年接受抹片檢查一次的婦女,可減低子宮頸癌的發病率達百份之九十三;每隔三年者為百份之九十一;每隔五年者為百份之八十四;隔十年者則為百份之六十四。總結早期子宮頸癌可以是全無病癥的,只有透過定期子宮頸普查才會被發現出來。不過,有些子宮頸癌患者亦會出現以下的癥狀:不正常或不規律的陰道出血,月經之間或性交後出血,閉經後再出血或有血絲分泌。無論出血多少或顏色深淺,都應找醫生檢查清楚。較後期的病癥包括背痛,腳水腫,泌尿或排便困難等。臨床檢查上,醫生會發現病人腹股溝或頸部淋巴核漲大,同時陰道與直腸間出現不正常的通道。總而言之,定期檢查可以容易發現早期細胞病變,有助及早跟進及治療,治療的機會便會越高。
2024-09-26 19:27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傳染性非典型肺炎?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是由SARS冠狀病毒(SARS coronavirus,SARS—Cov)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又稱為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syndrome,SARS)。祖國醫學稱之為“瘟疫”。主要以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的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主要表現為肺炎。SARS具有傳染性強、群體發病、病死率較高等特點。發病機制尚不請楚。本病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經綜合性治療后痊愈。少數患者可進展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甚至死亡。在臨床診斷的基礎上,若分泌物SARS-CoV RNA檢測陽性,或血清SARS-CoV抗體陽轉,或抗體滴度4倍及以上增高,則可作出確定診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