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越波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三級甲等
婦科
-
痛經,醫學上稱為痛經癥,常見原因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子宮肌瘤、宮頸狹窄以及盆腔炎癥等,這些因素可引起腹部疼痛,嚴重時影響生活質量。身體健康為重,一旦感到不適,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診斷用藥帶來的風險。
2012-12-11 20:05
1.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內膜組織異常生長在子宮以外的位置,如卵巢、輸卵管或盆腔內,引發周期性疼痛。
2.子宮腺肌癥:子宮肌肉層內出現子宮內膜組織,造成經期疼痛加劇。
3.子宮肌瘤:子宮肌層的良性腫瘤,雖多數無癥狀,但部分患者可能經歷痛經。
4.宮頸狹窄:宮頸管狹窄影響經血排出,增加痛經風險。
5.盆腔炎癥:感染引起的盆腔炎癥可刺激神經,導致痛經。
面對痛經,建議就醫檢查以明確病因,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同時注意生活細節,避免加重癥狀。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1)子宮頸管狹窄主要是月經外流受阻,引起痛經。
(2)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3)子宮位置異常若婦女子宮位置極度后屈或前屈,可影響經血通暢而致痛經。
(4)精神、神經因素部分婦女對疼痛過分敏感。
(5)遺傳因素女兒發生痛經與母親痛經有一定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