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紀妍 主任醫師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產前診斷中心
-
孕婦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如感染、應激反應等。需密切觀察身體狀況,必要時就醫。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9-06-30 10:33
1.感染因素:細菌感染會導致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常伴有發熱、咳嗽等癥狀,可能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呋辛。
2.應激狀態:孕期的生理應激反應也可能使中性粒細胞偏高,一般無需特殊處理。
3.免疫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發,如系統性紅斑狼瘡。
4.血液疾病:某些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較為罕見,但需警惕。
5.其他:藥物副作用、過度勞累等也可能有關。
孕婦出現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時,不要過于緊張,應綜合自身癥狀,及時與醫生溝通,以便確定原因和采取適當的措施。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患者好,導致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有很多,一般可見于以下因素:
2019-06-21 18:20
1、繼發性的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偏高,包括感染、免疫系統疾病,如成人still病,以及口服激素類藥物,甚至一些腫瘤等均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
2、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均可導致中性粒細胞比例偏高,但此類情況較少見。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