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思德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脾胃虛寒是常見的中醫病癥,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等所致。常見癥狀有腹部隱痛、大便稀溏、畏寒怕冷、食欲不振、肢體浮腫等。身體不適時,應盡快尋求專業醫療意見,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切莫自行開處方。
2019-06-28 19:56
1.【癥狀表現】腹部喜暖,按壓后疼痛減輕,遇冷則加重。手腳發涼,精神不振。
2.【病因分析】長期飲食生冷,損傷脾胃陽氣。久病體虛,陽氣不足。
3.【診斷依據】依據癥狀、舌象(舌淡苔白)、脈象(沉遲無力)等綜合判斷。
4.【調理飲食】多吃溫熱食物,如羊肉、雞肉、桂圓等,避免生冷。
5.【藥物治療】可選用理中丸、小建中湯、香砂六君子丸等,用藥應遵醫囑。
6.【中醫外治】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有溫陽散寒之效。
7.【生活習慣】注意保暖,規律作息,適當運動。
脾胃虛寒需綜合調理,長期堅持,若癥狀嚴重,應及時就醫。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患者您好,脾虛最主要的是指脾氣虛和脾陽虛,脾氣虛主要表現為腹脹納少、食后脹氣、肢體倦怠、神疲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消瘦或者是肥胖浮腫,舌苔淡白,一般情況下脾氣虛,我們給予健脾和胃,常用的用香砂六君子丸或者是六君子丸,而脾陽虛主要是大便溏稀、納少腹脹、腹痛綿綿,然后喜溫喜按,就是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面色無華或者浮腫,白帶過多,或者是白帶比較清稀、舌苔白滑,治療我們常用就是像,溫中理氣的藥物,比如我們可以用紅棗、山藥、扁豆、蓮子肉,常用的我們像一些附子理中丸,常常可以治療這種腎陽虛的這種情況存在。祝健康。
2019-06-21 1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