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龍小武 主任醫師
云浮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醫學影像科
-
肝內出現低密度灶可能由多種原因導致,包括血管瘤、肝囊腫、肝膿腫、肝癌及轉移瘤等。發現肝內低密度灶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當身體出現異常時,應趕緊就醫,聽從醫生的指導進行診治,不宜擅自用藥。
2019-06-26 22:25
1.血管瘤:多因先天發育異常,超聲或CT可見,邊緣光滑清晰,造影劑呈現快進慢出改變,小于5厘米一般無需處理,大于5厘米有破裂風險需手術。
2.肝囊腫:也是常見原因,多為良性,較小無癥狀時可不處理。
3.肝膿腫:多由細菌感染引起,常有發熱、肝區疼痛等癥狀,需抗感染治療。
4.肝癌:多有慢性肝病基礎,需結合多種檢查明確,早期手術,晚期綜合治療。
5.轉移瘤:常有其他部位原發腫瘤病史,治療取決于原發腫瘤情況。
總之,肝內低密度灶的原因多樣,需綜合多種檢查及臨床表現來明確診斷,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患者您好,肝內多發的小低密度病灶見于下列情況:第一、有多發的肝囊腫,而肝囊腫屬于先天發育的異常,由于膽管擴張所形成的,很多患者沒有臨床癥狀,而是在健康體檢的時候發現的囊腫。如果逐漸增大壓迫鄰近的膽管會有梗阻、繼發感染,也會出現腹痛的癥狀。另外,巨大的囊腫也會出現進食以后腹脹、惡心、嘔吐。對于多發的小的肝囊腫,也不需要特殊的處理,可以定期的隨訪和觀察。第二、有一部分病人由于肝臟內的占位性病變,尤其是腸道惡性腫瘤出現肝臟的轉移,也會表現為多發的、比較小的低密度病灶,但是通常都會有原發疾病的臨床癥狀。
2019-06-21 1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