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謝芳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大腸濕熱是中醫常見病癥,主要表現為大便異常、腹痛、里急后重、肛門灼熱、舌苔黃膩等。此外,還可能伴有發熱、口渴、小便短赤等癥狀。健康問題不容忽視,身體稍有不適即應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進行治療。
2019-06-30 11:15
1. 大便異常:大便溏泄,次數增多,質地黏膩,甚至出現膿血便。
2. 腹痛:腹部疼痛,多為脹痛或絞痛,疼痛位置不固定。
3. 里急后重:總有便意,但排便不暢,排便后仍感覺未排盡。
4. 肛門灼熱:肛門周圍有灼熱感,甚至出現瘙癢。
5. 舌苔黃膩:舌苔厚膩,顏色發黃。
6. 發熱:體溫升高,多為低熱。
7. 口渴:口干舌燥,總想喝水。
8. 小便短赤:小便量少,顏色深黃。
大腸濕熱的癥狀較為多樣,若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可通過中醫的望聞問切進行診斷,并采用清熱利濕的中藥方劑進行治療。同時,注意飲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食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好,中醫認為濕熱是萬病之源;大腸濕熱就是濕熱之邪氣侵犯大腸所致。癥狀:身熱口渴,肛門灼熱,腹痛腹脹,便膿血,下痢膿血,糞質黃稠穢臭,小便短黃,里急后重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食療:忌辛辣肥膩,少吃高蛋白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忌冷。以上是我的建議,由于無法全面了解病情,如有不適請及時就醫。
2019-06-21 18:30
-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