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杜榮昌 主任醫師
蘇州膚康皮膚病醫院
皮膚科
-
1.藥疹有些藥物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主要表現為皮膚紅斑、紫癜、水泡及表皮松懈、瘙癢疼痛,有時還會伴隨低熱。皮疹消退后多無色素沉著。西藥過敏較為多見,如青霉素、磺胺類、安乃近過敏。而中藥中的某些成份也可作為過敏原。據報道能引起過敏反應的草藥有魚腥草、鴉膽子、天花粉、冰片、大黃等。藥疹發生后,必須立即停用該類藥。 2.接觸性皮炎指皮膚接觸某種物質后,局部發生紅斑、水腫、癢痛感,嚴重者可有水泡、脫皮等現象出現。能使皮膚產生接觸性皮炎的物質有首飾、表鏈、鏡架、涼鞋、化纖布料、外用藥、化學品、化妝品等。一旦發現有上述癥狀,立即尋找導致過敏的物品,并停止接觸,容易發生接觸性皮炎的人多屬于易過敏人群。 3.濕疹有明顯滲出。近年來濕疹的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這與化學制品的濫用、環境污染、三廢治理不善、生活節奏加快、精神壓力加大等因素有關。局部或全身可見紅斑、丘疹、水泡、糜爛、滲出、結痂、脫屑、色素沉著;劇烈瘙癢。 4.蕁麻疹(風團、風疹塊)定義:機體對各類刺激在皮膚上表現的一種血管神經性反應。病因:一外在接觸冷、熱、日光等刺激,蚊、蟲叮咬;蕁麻、漆樹等植物;二內部接觸魚、蝦、海產品、蘑菇、磺胺類藥、水楊酸、青霉素、血清、寄生蟲產生的毒素;三精神神經月經不調、精神緊張、疲倦、抑郁等;四家族遺傳史(過敏體質的遺傳)。癥狀:一皮膚突然劇烈瘙癢或燒灼感。二出疹:患處迅速出現大小不等的、局限性塊狀的浮腫性風團,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常見為指甲至硬幣大小,略高于周圍皮膚。 5.紫外線過敏陽光中的UVA和UVB這兩種穿透性紫外線,會直達皮膚真皮層,使過敏體質的人身上出現紅、灼、熱、痛,這便是醫學上常說的日光性皮炎即紫外線過敏。同時,紫外線輻射還會導致“健康殺手”--自由基在體內急劇增加,使局部皮膚產生皺紋、色素沉積、細胞損害,甚至改變免疫系統,造成更嚴重的光毒性和光過敏反應。 6.食物過敏的表現可以是多種多樣的,皮疹最為常見,多發生在臉部、口周的紅斑,軀干部也較多見,瘙癢脫屑,并可有色素沉著。另有一種,在食用野菜后,經日光照射皮膚可出現光感性皮炎,面頸手部呈現慢性浮腫,全身乏力、惡心、腹瀉、腹痛。引起過敏的常見食物有海鮮(尤其是貝類)、筍、香菇、牛奶、番茄、大麥、野菜等,但有時引起過敏的并非食物本身,而是消毒劑、防腐劑等。 7.化妝品過敏化妝品能導致皮膚紅、腫、熱、痛、起水泡等過敏癥。從醫學角度講,如果發現對某種化妝品過敏,最好不用。
2019-07-03 1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