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俞謙 副主任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三級甲等
消化內科
-
十二指腸潰瘍是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多由胃酸分泌過多、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主要癥狀為上腹部疼痛,以空腹或夜間疼痛為主。若病情嚴重,可能出現出血、穿孔等并發癥,應及時就醫。身體不適時,要及時看醫生,根據醫囑進行治療,切勿自己胡亂用藥。
2019-08-03 22:01
1.疾病原理: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襲十二指腸黏膜,導致黏膜受損形成潰瘍。
2.癥狀表現:包括空腹疼痛、夜間痛、惡心、嘔吐、腹脹等。
3.檢查方法:常用胃鏡檢查明確診斷。
4.治療藥物:可使用奧美拉唑、蘭索拉唑等抑制胃酸分泌,還可用枸櫞酸鉍鉀保護胃黏膜。用藥需遵醫囑。
5.生活調理:規律作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煙戒酒。
6.就醫建議:癥狀輕微可在社區醫院就診,若癥狀嚴重或出現并發癥,應前往二級及以上醫院。
總之,得了十二指腸潰瘍應重視,積極治療和調理,以促進康復。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你好,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過多造成黏膜的自我消化稱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潰瘍以胃鏡下所見分為活動期(Aactive)、愈合期(Hheal)和疤痕期(Scar),其中每個病期分為1和2兩個階段。即共有A1、A2、H1、H2、S1和S2六個階段。A1、A2活動期相對其他期潰瘍的狀態更嚴重,其中A1期的癥狀又比A2期更明顯。祝您健康。
2019-07-17 1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