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閆振文 副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科
-
重癥肌無力的分型較為多樣,主要包括兒童型、少年型、成人型、新生兒型和先天性重癥肌無力。了解這些分型對于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9-08-03 22:34
1.兒童型:常在嬰幼兒期發病,癥狀相對較輕微,可能僅表現為部分肌肉無力。
2.少年型:常見于青少年時期,病情進展通常較為緩慢,癥狀可能逐漸加重。
3.成人型:這一類型較為復雜,其中眼肌型主要是眼瞼下垂;輕度全身型會出現如上樓困難等癥狀;重度全身型則可能導致咽喉和呼吸肌受累。
4.新生兒型:出生后短期內就會出現肌無力癥狀,多與母親的抗體傳遞有關。
5.先天性重癥肌無力:出生或出生后短期內發病,多由遺傳因素引起,癥狀輕重不一。
準確了解重癥肌無力的不同分型,有助于醫生為患者制定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的治療方案,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重癥肌無力分型較多,最常見Osseman分型,將該病分為局限型及全身型兩大類,局限型主要指眼肌型,眼外肌受累,主要表現提上瞼肌、眼輪匝肌無力,嚴重者可表現兩只眼瞼上抬無力,此外可見眼肌協調、運動問題,出現復視。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患者又可進行詳細分型,包括ⅡA、ⅡB、Ⅲ型、Ⅳ型、Ⅴ型,其中ⅡA、ⅡB主要根據有無咽喉肌癱瘓判斷,Ⅲ型即為全身重癥型,Ⅳ型屬暴發型,Ⅴ型比較少見,患者除表現肌無力同時伴有肌萎縮。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019-07-17 1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