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孫立 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面癱即面神經麻痹,多由面神經受損導致,表現為面部表情肌癱瘓。中醫治療面癱需辨證論治,患者應及時就醫。藥物治療需謹慎,身體出現不適時,應首先尋求醫生的意見,避免盲目用藥。
2019-08-04 20:59
1.辨證分型:分為風寒型、風熱型、氣血不足型等。風寒型多因外感風寒,風熱型常由外感風熱所致,氣血不足型則因氣血虧虛。
2.治療原則:以調整陰陽、補虛瀉實、祛風散寒、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為主。
3.針灸推拿:根據所屬經絡選穴,如合谷透后溪、頰車等,注意針刺方向和手法。
4.中藥熱敷:可用白附片、白僵蠶、膽南星等,有祛風通絡之效。
5.理療方式:如電針、低頻脈沖治療,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中醫辨證治療面癱方法多樣,但效果因人而異,患者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患者您好,中醫認為面癱可分為風寒型和風熱型等,風寒型臨床較多見,風熱類型較少,同時風寒型患者多存在夾痰、夾瘀情況,各證型表現癥狀基本相同。西醫根據患者有無乳突疼痛,口眼歪斜程度,閉眼程度進行區分面癱性質。但中醫治療必須辨明寒熱,辨證分型主要根據舌象與脈象而定,除通過舌象、脈象,還可根據患者自我感覺程度判斷,如睡眠情況、大小便情況等。祝健康。
2019-07-17 15: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