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銘華 主任醫師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丹毒是一種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非化膿性炎癥性皮膚病,常累及皮膚表層及皮下淋巴管。治療方法多樣,預防也很重要。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診治,不要自己擅自用藥。
2019-07-24 21:42
1.疾病原理:丹毒主要由細菌通過皮膚或黏膜破損處侵入引發,好發于小腿及面部。
2.治療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療,如青霉素、頭孢呋辛酯、紅霉素等,需遵醫囑使用;局部濕敷,可用50%硫酸鎂溶液;物理治療,如紫外線照射。
3.預防措施:注意皮膚清潔,及時處理小傷口;積極治療足癬等基礎疾病;避免過度勞累,增強免疫力。
4.檢查手段:通過血常規檢查可發現白細胞計數升高,有助于診斷。
5.就診建議:一般病情可在基層醫院治療,嚴重時建議前往三級醫院。
丹毒應及時治療和預防,避免病情加重或復發。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患者好,丹毒是累及皮膚生物組織的系統感染性皮膚病,不會傳染的。大多是由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細菌通過皮膚粘膜細微處侵入,機體抵抗力低下也是觸發因素之一,好發于面部,小腿足背等處,多為單側性起病比較急,典型皮損為水腫性紅斑,邊界清楚表面緊張發亮,迅速向四周擴大,可以出現淋巴結腫大以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癥狀,一般在四到五天達高峰。本病是沒有傳染性的,一般需要積極的抗生素治療早期足量高效首選青霉素類藥物或者頭孢類藥物,如果青霉素過敏時,可以選用紅霉素或者奎諾酮類藥物。
2019-07-17 15:09
-